产品
行业

图片浏览完毕

重新浏览
推荐图片
1 / 2

李迅:借鉴成功城市经验 系统搭建中国生态城市

日期:2014-01-15     点击:304    评论:0    查看原图
李迅:借鉴成功城市经验 系统搭建中国生态城市












   转变能源结构 建生态城市范例
   我国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城市中的生态问题和能源问题非常突出。今年集中爆发的全国性雾霾现象就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李迅指出雾霾最本质的问题其实是能源构架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生活用煤,以及冶炼用的生产用煤,发电用煤。中国是世界工厂,核心用能也是煤炭。今年全国能源环境工作会议已经提到控制能源消费,以前我们说“合理控制”,现在直接说“控制”,可见现在中国能熬形式是多么的严峻。由此反看生态城市建设,我们就会发现,建设生态城市和治理雾霾是一样的,它是个非常系统的工程。首先要把系统目标设定好,理清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定位。第二需要建立配套从产业结构开始的技术体系,这其中包括循环经济,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水资源的高效使用,土地的综合利用,绿色建筑开发模式,建筑和交通能耗的降低,生态格局的制定,固体废弃物的生态处理,资源可循环利用,绿色照明,智慧城市,到人文方面有绿色社区,绿色校园,一系列完整的技术体系。第三个是政策体系。关于企业的,百姓的,社会各个群体的系列相关政策。第四是示范性,需要有些起示范作用的应用案例,这样有利于更快的推广生态城市建设。达到可复制、可学习、可借鉴的效果。
   降低成本助推新能源应用
   我们知道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是减少城市用能的法宝,时至今日这些新能源并为在社会上全面普及,李迅认为成本问题是首要问题,现在新能源的成本还处于高位,市场、企业与百姓还不能完全认可。降低成本将会成为新能源推广的首要工作。其次中国煤炭资源最丰富,致使煤炭长期是我国源主体能源资源,所以我们的能源结构的转变,从传统的能源转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过程必然是漫长而曲折的,同时相关技术研发、普及也需要一个过程。为此,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要进行改变,城市的规划理念、规划目标、规划布局、规划技术、规划政策都应有相应的完善和提升。同时,生态城市建设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借鉴国外宜居城市经验 建设生态城市
   全球最宜居的城市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经济不是太发达,处于原生态状态的城市。还有一种是经济已经达到相当高度的城市。它已经走过了工业化的中前期,进入后期。这些以墨尔本,多伦多,温哥华这些城市为范例。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我们GDP世界第二,属于中等国家。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在上个世纪都经历过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城市病”的境遇。包括城市频现大面积持久性雾霾,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严重等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像伦敦的烟雾事件,洛杉矶的光污染事件,但现在这些城市都解决了相应的问题。中国能否将这一转变过程尽量缩短,正视问题,又要积极应对才是需要努力的。所以国外城市健康发展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做法,是值得借鉴和参考,我们要用紧凑集约发展取代城市无序蔓延,城镇化需要在区域层面进行统筹协调,注重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大都市区,城市规划在城镇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等。
   李迅最后说生态城市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寓意着健康、美好与和谐,蕴含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社会和谐等多种要义。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只有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才能使城镇化健康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应当实现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线性发展模式向低碳、绿色的循环发展模式的转变,城市空间布局从粗放无序转向集约、有序、均衡。
更多>推荐图片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