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图片浏览完毕

重新浏览
推荐图片
1 / 2

苏波:狠抓工业节能降耗,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日期:2012-11-30     点击:354    评论:0    查看原图
苏波:狠抓工业节能降耗,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2012年11月23日,在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出席并作重要讲话。现将苏波副部长讲话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供学习参考。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我国工业实现跨越式快速发展,工业整体规模和素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经过全国工业系统的努力,工业节能降、减排治污取得很大的成绩。在“十一五”取得的成效基础上,今年1-9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9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同比增长1.3%,增速继续放缓;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9%,维持在低位运行;大部分行业能源消费增速普遍回落,部分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增速略有回升。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偏重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无论从对外适应国际挑战、还是对内转变发展方式来看,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面临严峻的挑战:
   从国际看,全球经济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我国工业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形势面临着深刻变化。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以应对气侯变化为目标,提出“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能效、碳足迹等节能环保技术标、贸易壁垒和准则,节能环保已经成为产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高效节能产品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由于我国制造业总体上仍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产品资源能耗消耗高,在国内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削弱,工业增加值率较低的情况下,面对新的国际贸易环境,工业产品出口面临巨大压力。因此我国工业发展必须适应新形势,以节能降耗为抓手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从国内看,目前,我国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左右,制造业在全球的比重占五分之一,不仅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而且在500种主要工业品中,220余种工业产品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大国和世界工厂。但我国工业发展仍然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工业能耗占全国的比重超过70%,重点工业产品单位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仍然还有较大差距。我国工业依靠资源能源消耗和低成本要素投入的传统增长模式严重制约着工业转型升级。工业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工业节能降耗对解决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面对国家调结构、转方式的战略任务和约束性指标要求,工业领域节能降耗要求更高、任务更重、压力更大。“十二五”规划纲要还明确提出国家将实施能源消耗总量控制,这将进一步压缩工业能耗的增长空间。
   今年初国务院批复了《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和任务之一。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工业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降耗,切实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一)以节能环保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按照“淘汰高能耗落后生产能力、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现有生产能力、以高能效标准建设新建生产能力“的原则,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要切实强化对”两高“和产业过剩行业的管理,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建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坚决遏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要加快实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把能耗作为项目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性门槛,加大节能评估和审查力度,提升新上项目能效水平。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有关要求,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发布《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淘汰目录》,建立和完善落后产能和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的退出机制,切实采取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把新增产业布局与落后产能淘汰结合起来,对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严格执行新上项目区域限批制度。
  (二)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技术进步。把技术进步作为降低工业发展能源消耗需求的重要措施。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共性关键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实施高压变频调速,余热余压利用、先进内燃机等关键节能新技术、新装备产业化示范工程,在非重点用能行业大力推广热电联产、能源梯级利用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制订电机、锅炉窑炉、风机、水泵、变压器、空调机组、机床等工业终端用能设备改造方案,通过节能设备租赁、融资担保、财政补贴等方式,加大量大面广在用落后用能设备更新淘汰和升级改造。继续实施节能轿车鼓励政策,并抓紧制订商用车的油耗限值,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工作。充分发挥工业化、信息化结合的特点和优势,实施“数字能源“建设工程,全面推进重点耗能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加强工业能耗在线检测,运用在线仿真管控技术加强水泥、钢铁、电力等重点用能行业改造。加快实施绿色IT发展战略,统筹优化数据中心布局建设,推进绿色数据中心、绿色基站、节能通讯网络、低功耗CPU等建设和改造。
   (三)加快建立完善节能环保标准体系。切实把好节能环保准入关。对黄磷、铁合金、焦化、水泥、粗铜、再生铅等行业实施更加严格的准入条件,提高能效、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准入门槛;加快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标准、准入条件,避免新兴产业发展出现新的浪费能源资源和污染环境的问题。完善工业能效标准体系,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订一批国家能效标准及行业能效标准,加强能耗限额标准管理工作,开展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研究建立基于能耗限额标准的惩罚性电价政策机制。通过节能环保新标准,引导产品、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加快实施汽车燃油经济性第三阶段标准、空调、电视机、电机能效新标准,大力引导企业研发生产节能汽车、家电和电子信息产品等。
   (四)强化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管理。加强重点耗能行业节能管理和指导。积极推进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纺织、轻工等重点行业开展重点用能产品能效标杆指标及企业评价工作,组织编制工业能效指南,推进企业开展节能诊断、能效对标达标。进一步强化重点用能企业管理,对年耗能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加快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完善企业能耗计量设施和节能管理制度,加强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完善能源管理负责人、管理岗位配备,推进能源审计、电平衡测试。切实加强工业用能设备的更新改造,制订重点高耗能设备更新淘汰规划。组织开展工业能耗在线监测试点,推进全国工业能耗在线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
   (五)组织实施节能产品推广政策。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认真组织实施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组织研究提出扩大政策实施的产品范围,切实抓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信息监管工作,发挥好节能产品财政补贴政策对产业升级换代的引导促进作用。通过实施内燃机节能减排工程、电机能效提升计划、开展“能效之星“评价活动等,结合节能产品推财政补贴实施,实现高效节能产品、设备的全面推广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六)积极发展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发布工业领域应对气侯变化方案,推动工业领域气侯变化应对工作。制订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实施方案,开展低碳工业园区建设试点示范。加强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和产业化,编制钢铁、建材、有色、石油化工、装备等重点行业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和重大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实施方案,选择一批技术成熟、减排潜力大的低碳技术,积极推动传统产业低碳技术改造。
   (七)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研究制订工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机制,探索建立工业绿色发展评价体系,编制全国工业绿色发展指数,引导全国各地区从主要依靠规模扩张、过度消耗能源资源的粗放发展向注重效率、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转变。继续推进“两型”企业建设,深入推进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两型”企业建设试点工作,加快推进“两型”工业园区建设试点,探索重点行业、重点园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着力从核心技术突破、产业链完善、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培育等多方面下功夫,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推进节能低碳技术、装备、产品、服务发展,支持建设一批节能环保产业园区。
   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不仅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国转变工业发展凡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继续以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建设,切实强化技术和标准支撑,完善政策机制,抓好试点示范,加强管理创新,狠抓落实工业领域的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为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更多>推荐图片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