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中国节能网

王志轩:污染物排放控制不应“一刀切”

   2014-07-09 中国节能网3070
核心提示:  6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指出要减少污染物排放,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6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指出要减少污染物排放,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快调整能源结构。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表示,空气质量与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治理大气污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能源产业的发展与大区污染防治息息相关,对此,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志轩有话要说。

 


  燃煤多并非排放多


  记者:许多人认为火电是最大的燃煤来源,因此必须严控火电排放,对此应如何看待?


  王志轩:我国火电厂的燃煤占总煤炭消费量的50%以上,与发达国家的90%左右相比比例太低,过低的比例恰恰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燃煤电厂在污染控制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就,整体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如全国燃煤电厂现在一年排放150万吨烟尘,而这个数字在1980年是400万吨左右,三十多年来,我国燃煤电厂装机翻了十几倍,但烟尘排放总量却大大下降。再如电力二氧化硫排放量从2005年的1300万吨降到2012年的883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到900多万吨。在电力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的这些年,恰好也是雾霾逐渐严重的几年。


  所以不能简单认为谁燃煤多就是谁的责任,关键是对燃煤排放的污染物是否进行了治理和治理效果好坏的问题。如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冬季采暖等用的是小锅炉和土窑炉,有资料说有几千万台,很多用的是便宜泥煤、高硫煤,没有任何烟气治理措施。可以大致估计一下,我国年消费近40亿吨原煤,除电厂之外有多少燃煤污染进行了严格控制?排放了多少污染物?


  事实上,虽然一个家庭用的煤炉一天只烧几十斤煤,一个小区供热的燃煤锅炉一天烧几吨煤,但由于这些排放源就在人群周围且治理效果差,其污染排放要比燃同等数量煤炭的现代化电厂大、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就更大。以北京为例,北京某电厂的一台机组燃煤占北京燃煤总量的4.13%,但颗粒物排放却是北京颗粒物排放总量的十万分之五,即燃煤比重与排放比重约是千分之一的关系,如果再从影响比重看就更小了。


  科学修订电力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记者:目前对火电行业严标准效果如何?


  王志轩:日本一般地区的排放限值是100毫克/立方米,特别地区是50毫克/立方米,而我国对一般地区是30毫克/立方米,特别地区是20毫克/立方米,是严上加严。且由于我国燃煤电厂平均燃煤灰分为接近30%,发达国家一般在10%以内,这就意味着即便是与发达国家的标准相同,我们需要更高的除尘技术。对于一台百万千瓦机组如果使烟尘排放由30毫克/立方米降至20毫克/立方米的话,一小时可减少排放约30公斤烟尘,但除尘器的改造折合消减每公斤烟尘的投资需要几十万元,我们可以用更经济的方法达到更好的减排效果。


  从改善PM2.5污染的角度看,对电厂要求减1公斤的烟尘排放,还不如要求减少半公斤二氧化硫,因为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形成的硫酸盐颗粒质量将是二氧化硫质量的2.69倍,但减排的成本要低得多。所以控制火电厂排放要在科学的前提下严格,否则不算经济账与环境效果账的“过严”到疯狂的程度就是蛮干。


  记者:如何进一步加强电力行业的大气污染物控制?


  王志轩: 目前我国提出了所谓比发达国家更严的火电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面上体现了“政绩”,却未必能相应改善环境质量。因此,加强电力行业的污染物的控制的关键是有科学合理的排放标准要求、与标准相适应的经济政策、互相配套的严格监管体系。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自动监测系统的作用,加强科学监管,尽量减少有自动监测数据不用、而用人为核定的方法去考核企业和反复检查,给企业造成负担并造成行政资源浪费。


  记者:“十二五”期间电力行业污染控制的重点之一是烟气脱硝,这与控制PM2.5有关系吗?您如何评价电力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王志轩:根据国家的要求电力行业“十一五”期间主要脱硫、“十二五”期间主要脱硝,这个做法并不完全合适,应当是“十一五”期间重点地区就应当开始脱硝,脱硫应持续到“十二五”期间。这样既可以突出解决重点地区的环境问题,也可以给环保产业一个正常的发展阶段。“一刀切”式的要求,不能有重点地解决环境问题,也使脱硫脱硝产业大起大落,如现在脱硝催化剂供不应求,质量良莠不齐,很令人担忧。


  我国城市的环境污染已经是以机动车排放为主与煤烟型和城市生活型污染为一体的复合型污染,大气污染因子主要是PM2.5、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由于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存在复杂的化学反应,尤其是在光照条件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严重城市光化学烟雾,因此治理污染的复杂度和难度更大,要科学合理制订控制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时机、程度。VOCs有很多来源,如机动车排放、油气散发、化工排放、油漆涂料、餐饮等。


  由于电厂大部分布局在城市之外,排放采用高烟囱,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并不是主要的。而且,电厂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新建机组就要求采用低氮燃烧方式降低排放量。“十二五”期间开始了大范围的烟气脱硝。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国在脱硝系统的设计、建造、运行维护等方面都还经验不足,而要求的改造时间过短,很多电厂不论从正常的改造周期看,还是从脱硝系统催化剂的供应上看都难以保证工期,脱硝工程的质量更难以保证。我们一直强调控制氮氧化物不能走像脱硫那样一哄而起、反复改造的老路,但很遗憾的是在脱硝上已经逃不出这个规律,我们将会为此付出很大代价。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