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于明:力促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节能降耗

2014-07-09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  能耗是决定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关键指标。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虽不属于高能耗产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能耗水平仍然偏高。目前,美国、日本等

  能耗是决定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关键指标。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虽不属于高能耗产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能耗水平仍然偏高。目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进入电子信息制造业能耗负增长阶段,而我国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处于能耗总量上升阶段,这突出反映了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发展模式、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赛迪智库认为,深入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发展模式和发展质量方面的不同,找出我国电子制造业能耗逐年增加的深层次原因,积极采取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技术设备、规范行业管理、推进绿色制造健康发展等措施,是推动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完成节能减排重大任务、实现转型升级根本目标的关键。

 

  一、聚焦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能源消耗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能源消耗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由1995年的950.6万吨标准煤上升到2010年的4155万吨标准煤,占工业能源消耗比重由1995年的0.72%上升到2010年的1.35%。能源消耗呈现以下特点:

 

  (一)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九五”、“十五”期间能源消耗规模较大

 

  “九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能耗上升幅度较大,年均增速达到16.8%。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彩电及计算机产品已步入成熟期,大规模生产工艺较为完善,市场需求高速增长。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抓住这一契机,一方面积极承接国际制造业环节转移,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国内企业,彩电与计算机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年均增速分别达到近25%和50%,在迅速带动产业规模增长的同时也促使能源消耗量较快上升。“十五”时期的能耗增长动因与“九五”相类似,虽曾在前期遭遇美国网络泡沫危机冲击,致使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有所下降,但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成熟与发展,手机成为带动产业快速增长的关键产品。产业链配套日趋完善、市场需求不断高涨,我国手机产量2000—2005年的年均增长率已超过50%,直接导致能源消耗量迅速上升。

 

  (二)产业规模增速日趋稳定,“十一五”期间能耗增速有所放缓

 

  进入“十一五”后,彩电、手机、计算机等整机产品的市场需求已趋稳定,2006—2010年,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年均增速仅为8%,不再具备带动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高速增长的能力。新的增长点尚在培育之中,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产业规模步入了平稳增长期。相对于“十五”期间年均25.6%的增速,“十一五”期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仅为15.9%,其能耗增速势必趋缓。

 

  (三)太阳能光伏等基础行业较快发展,对产业能耗总量上升产生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整机增速虽然减缓,但以太阳能光伏等为代表的能耗相对较高的电子基础行业增势较为突出。2010年,电子器件行业累计实现销售产值9690.4亿元,高出全行业平均增速 (25.5%)13.5个百分点,累计实现投资1661亿元,同比增长57.5%,比2009年提升了54.7个百分点,其中光电器件、电光源投资增速分别达到75.5%和67.1%。这固然有利于带动产业增长,但同时也对生产能耗绝对值的持续上升构成了一定助推作用。预计“十二五”期间,在政策带动及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基础行业仍有加速增长空间,如不采取有效节能措施,耗能总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二、发达国家电子信息制造业能耗已呈稳定负增长趋势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发达国家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经历了新一轮的产业结构大调整,着重于发展耗能低、耗材少、附加价值高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保持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品牌、营销、产品设计等产业链高端部分的控制,而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低端部分大规模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通过产业的国际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了电子信息制造业能耗负增长。

 

  发达国家电子信息制造业能耗出现负增长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制造业环节减少,能源消耗持续下降

 

  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发达国家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大多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地区,本国制造环节相对减少,典型企业如IBM更是将其PC制造业全盘出售,彻底转型为IT服务提供商。日本电气和电子产品的生产商也逐步将制造环节向我国转移,产业总能耗也随之降低。另一方面,自2000年起遭遇“网络泡沫”危机后,在产业蒙受损失的同时,也促使发达国家意识到了建设下一代网络和发展信息服务应用的重要性,谷歌、苹果等新兴势力崛起,成为美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中坚力量,产业虽然持续保持较为庞大的规模,但能耗已逐渐下降。2006年美国电子产品产值为2700亿美元,与2002年的2786亿美元相比,年均负增长率达到0.8%,能耗年均负增长率则随之达到10%。美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能耗的拐点出现于21世纪的前五年,而此时的我国正逐渐成长为全球首要电子产品制造基地,能耗不断上升。

 

  (二)产业结构趋于稳定,能耗呈现微弱负增长态势

 

  一方面,发达国家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已较为稳定,生产过程中的节能技术改进也到了成熟阶段,短期内不会再出现大量制造环节转移,在没有新突破的情况下,能耗不会再有大幅波动。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欧洲等已重新开始重视制造业的根基作用,提出“再工业化”战略思路,主推高端制造业,将现有制造业规模以高附加值生产为导向适度扩大。预计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发达国家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将保持低速稳定增长,能耗呈微弱负增长态势。

 

 
 
关键词: 节能降耗 制造业 我国
0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