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浅谈现代农业滴灌节水技术

2014-02-18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地面灌溉是对整片田地的表面进行浇灌,喷灌会把作物润湿并产生径流,而滴灌则是一种受控程度更高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滴灌器形成的网络,将水缓慢地供给作物根部附近的一个特定区域。
     地面灌溉是对整片田地的表面进行浇灌,喷灌会把作物润湿并产生径流,而滴灌则是一种受控程度更高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滴灌器形成的网络,将水缓慢地供给作物根部附近的一个特定区域。
 
  可控的设施灌溉
 
  可控的设施灌溉,是国家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20多年来,以设施滴灌为核心的旱区节水农业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节水灌溉技术已广泛应用到棉花、小麦、玉米、蔬菜、果树等作物种植上,推广应用面积近1000万亩,形成了成熟的技术体系与完善的操作规范,实现了灌溉、施肥的可控化。可以说,生产建设兵团已成为我国在大田农业生产中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范围最广、面积最大、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成为全国应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样板。
 
  从细流沟灌、膜上灌、自压膜下软管灌,到如今的膜下滴灌;从价格昂贵的“贵族滴灌”,到职工群众用得起的“平民滴灌”;从仅有经济作物能使用,到大田作物都能采用……兵团滴灌节水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支点。
 
  效益巨大引发“革命”
 
  滴灌节水技术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兵团发展滴灌技术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也引发了兵团农业生产节水节能、增产增效多赢的一场“革命”。
 
  大幅度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率。目前,灌溉水有效利用率由2000年的40%提高到51%,毛灌溉用水定额由每亩787立方米下降到583立方米,兵团在农业灌溉总用水量减少的情况下,灌溉面积已由1996年的1247.1万亩增加到2008年的1603.4万亩,增加了28.57%。
 
  促进了农业增产和职工增收。滴灌技术具有增产、节水、节肥、增效等特点,使作物平均增产达25%以上。以大田春麦为例,采用滴灌技术,平均亩产达583公斤,比常规灌溉增产243公斤,综合计算,每亩纯收益增加436元。
 
  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自2000年推广滴灌技术以来,兵团节水滴灌面积累计达5490万亩,总节水量65.88亿立方米,相当于节约了41个新疆天池的蓄水量。节约下来的水用于团场周边的植被灌溉,使农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农业技术升级的基础
 
  设施灌溉的发展,管网替代田间渠沟,大大减轻了职工挖沟筑畦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与常规耕作模式相比,一个棉农的管理定额由过去的25亩至30亩提高到现在的80亩至120亩,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近4倍。节水滴灌的发展,还为农业栽培和田间管理技术升级创造了条件,随水施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使用了滴灌技术,兵团皮棉平均单产由2000年的90公斤提高到目前的150公斤,高产田达300公斤;玉米大面积平均单产1300公斤,大豆单产超400公斤,加工番茄单产1.3万公斤,特别是2009年示范的40余万亩滴灌春小麦,亩均增产120公斤至150公斤,其中163亩平均单产达到806公斤,创下了我国大面积春小麦高产纪录。
 
  据专家介绍,兵团创新的“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和“大田密植作物滴灌技术”不是单一的灌溉节水技术,而是以滴灌节水技术为纽带,集成现代农业的按需配方随水施肥、高产栽培、农业机械化、农田管理信息化、农作物新品种等多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通过滴灌技术组装并发挥其协同增产作用,保障农业生产的高产高效、生态安全。
 
  打造全国节水示范基地
 
  2006年,温家宝总理作出指示,要求兵团建设全国节水灌溉技术示范基地。兵团发展节水灌溉事业面临新机遇。
 
  我国是世界20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虽然年平均降水总量约6.188万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约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225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世界排第109位。经济用水、安全用水,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物价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要实现到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16亿高峰期时粮食自给的战略目标,任务艰巨。
 
  目前,滴灌节水技术已在我国部分省区以及中亚国家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技术
0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