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电能质量及其治理新技术

2014-07-04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  1 引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基于微处理器控制的设备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未来不少用户对电能的利用都要经过电力电子装置的转换或控

  1 引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基于微处理器控制的设备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未来不少用户对电能的利用都要经过电力电子装置的转换或控制。这些装置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方便和效率的同时,使电力系统的非线性负荷明显增加,谐波污染加重,从而导致矛盾的局面:系统一方面要承受电力电子装置带来的污染,又要用它来消除这种污染,提高电能质量。

 

  就全球范围而言,从 80 年代末开始电力工业放松管制,引入竞争机制,开放电力市场成为世界潮流。在电力市场条件下,用户与供电企业都在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为了适应这种需求, 1988 年美国的 N . G . Hingorani 博士提出了 Custom Power (用户电力技术)的概念,这是一种应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按用户特定要求提供电力供应并实现对电能质量控制的技术。我国一些学者称 Custom Power 为 DFACTS ,认为是 FACTS 技术在配电系统应用的延伸,并做了大量的研究。 1996 年,日本北海道大学和茨城大学的学者正式提出了与上述概念相似的 FRIENDS ( Flexible, Reliable and Intelligent Electric eNergy Delivery System ),并组织“ FRIENDS 研究会”。两者目的都是为了建立灵活、可靠的电力供应系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目前,各国在电能质量问题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有很多问题难以解决或达成共识。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有:电能质量的定义及以此为基础的电能质量等级的划分;对各瞬变量的实时检测及有效补偿;为改进电能质量问题,电站 、用户及装置生产厂家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合理的电能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等。为解决这些难题,科研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对一些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研制出一些新型试验装置。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投入运行的试验装置已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2 电能质量及其等级划分

 

  虽然人们不断地提及“电能质量”这个术语,但是对电能质量的定义仍未能 达成共识。文献 [2]认为“电能质量”是“任何明显引起电压、电流或频率偏移并由此导致用户装置故障或误动作的电能问题”。

 

  IEC ( 1000-2-2/4 )标准将“电能质量”定义为“供电装置正常工作情况下不中断和干扰用户使用电力的物理特性”。 IEEE Std.1100-1999将“电能质量”定义为“满足电子装置的运行条件,并能够以一种与主布线系统及其它相关装置相协调的方式驱动、保护电子装置”。

 

  不论如何表达,“电能质量”的概念中应包括电能供应中所要考虑的一切方面,这些方面可以分成如下三类:

 

  (1) 电压和频率的偏差:过电压、欠电压、频率偏差。

 

  (2)电压和电流的 波形:电压跌落、电压突升、电压波动和闪变、谐波、三相不对称。

 

  (3) 供电连续性:瞬时断电,暂时断电,持续断电。

 

  每一项的定义,按照 IEEE Std . 1159-1995 , 如图 1 所示。我国在参考 IEC EMC-61000 系列标准和 IEEE Std 标准后,已经颁布的电能质量系列国家标准有《供电电压允许偏差》、《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公用电网谐波》、《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和《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等五项标准。

 

 

 

 
 
关键词: 电能 新技术 质量
0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