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十三五”开局年 中央为什么总谈“环保短板”?

2016-02-29    来源:千篇一绿
0
[ 导读 ]:全国两会在即。近日,新华网《习近平眼中的环保短板》一文风靡环保圈,似为即将出台的十三五规划预热。每年年初,环保部部长在全国环境保护工

全国“两会”在即。近日,新华网《习近平眼中的环保短板》一文风靡环保圈,似为即将出台的“十三五”规划预热。

每年年初,环保部部长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即为全年工作定调。而今年的主题正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力打好补齐环保短板攻坚战”。

“环保短板”一词是何时开始被中央领导人提及?此时频提“环保短板”,意味着什么?

谁曾提“环保短板”

早在4年前,2012年底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年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会见加拿大环境部长肯特就提到了“环保短板”:“中国面临的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已经成为发展的短板。”

不过,在2015年之前,“环保短板”在领导人的讲话中并不多见。而在2015年下半年至今,却频频出现在国家及环保部领导的公开讲话中。

2015年6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其中就包括生态环境的短板。

随后,在当年10月的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现场会、11月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5年年会上,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两度提及“环保短板”。如第一个会议上,陈吉宁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是重中之重,环境是突出短板,农村环境既是最薄弱的难点,也是最有潜力的突破点和创新点。

而新年伊始,环保部领导数次在公开会议上论及“补齐环保短板”。

2016年1月11日,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陈吉宁谈到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力打好补齐环保短板攻坚战。“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面临巨大挑战,需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

为何突出环保成“短板”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环保,但明确视环保为亟待弥补的短板,离不开“十三五”规划开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倒计时。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该规划建议提出,必须在“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所谓短板,包括“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当时已有专家预测,环境质量问题或将成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最大短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室主任周宏春对媒体表示,扶贫、城镇化、公共服务水平等都会在2020年得到较大的提升,不存在瓶颈;只有环境问题,是一个需要长期下大功夫去恢复和治理的问题,很难在短短几年内取得重大突破,与全面小康目标差距最大。

陈吉宁在2016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生态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由于长期历史累积,今天的环境保护工作不仅要不欠新账,而且要多还旧账,解决很多遗留问题,压力和挑战前所未有。”

既是补短板、还旧账,可以想见,未来五年,政府层面的环保措施将进一步趋于严格。继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之后,中央已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保护环境的治本之策是源头严防,关键所在是过程严管,根本保障是后果严惩。”

如何补齐“短板”

《习近平眼中的环保短板》一文,着重讲了一个故事。

2013年9月,习近平在河北参加省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说,要给你们去掉紧箍咒,生产总值即便滑到第七、第八位了,但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反过来,如果就是简单为了生产总值,但生态环境问题越演越烈,或者说面貌依旧,即便搞上去了,那也是另一种评价了。

要求地方政府在绿色发展上做贡献,去掉经济发展“紧箍咒”。这不仅迥异于地方政府长期形成的“唯GDP论”政绩观,甚至与“不再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高速增长”的观念相比也略有不同。

以生态政绩观弥补环境短板,是本届中央政府着力推行的环保方法论。

环保既是短板,也是生产力,是当前经济形势下能够产生新增长点的发展机遇。

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实现“十个更加注重”的转变。其中一条是: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投资没回报、产品没市场、环境没改善等项目不能再上了。”今年1月4日,《人民日报》邀请的“权威人士”在《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文中希望各地区各部门都以“十个更加注重”为标尺,对不上的事不能再干,对得上的事要加把劲干。

环保部门已意识到,环保工作可“乘势而为”,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2016年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点,主要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要利用好结构性改革契机,乘势而为,加大力度,严格环保执法监管,强化污染减排和达标排放,以此来安排、落实和推动环保工作。”陈吉宁在2016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说。

 
关键词: 环保 为什么 中央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