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河南开封祥符供电公司大力提升配网管理水平纪实

2016-03-16    来源:光明网
0
[ 导读 ]:运维常态化,管理上水平。在今年的迎峰度冬及春节保电期间,开封市祥符区电网用电负荷连创新高。负荷高位运行的背后,是刚性用电需求的体现,

运维常态化,管理上水平。在今年的迎峰度冬及春节保电期间,开封市祥符区电网用电负荷连创新高。负荷高位运行的背后,是刚性用电需求的体现,是低温高负荷对电网运行最直接的考验,也是对能源要素保障部门最根本的“高考应试”。

2016年的迎峰度冬和春节保电期间,抢修量同比去年降低了近30%。开封市祥符供电公司配电管理中心、配网抢修指挥班多了一份从容,少了一些慌乱。这源自于配电网络的逐步坚强,源自于改变过去“以抢代维”的运维方式,源自于功夫在平时的辛勤付出。在中原大地的祥符区,少停电甚至不停电,正逐步变成强化配网运维管理的美好现实,祥符人民正逐步由原来的用上电,向用上放心电、用好电转变。

常态运维功在平时

近两年来,公司一改以往重抢修、轻维护的模式,将配网维护放到重要位置,积极推广配网状态检修,以此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并处理,防止缺陷进一步恶化,减少故障停电,提高供电可靠率。

实施10千伏集中管理,迈出了常态运维的第一步。在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开封市祥符供电公司统筹相关生产资源,将农电10千伏配网运维检修工作从供电所原有职责中剥离出来,统一归口运维检修部,实施检修专业化和运维一体化管理。乡镇供电所只负责农村0.4千伏配网的运维检修工作和抄核收工作。

分散走向集约,带来的显著变化是“运维多了,抢修少了”。“以前,供电所的人员既要负责高低压运维抢修,又要负责抄核收工作,营配不分,70%的精力放在了收电费上,10千伏运维只是兼顾着做。现在,运维检修部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运维检修上,巡视检修等工作做到了月初有计划,月末有总结,形成闭环管理。计划性增强了,故障停电大大减少了,2015年以来10千伏线路跳闸次数同比下降了32%。”开封市祥符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朱保民道出了集中管理带来的显著变化。

集约管理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使“集团军”作战优势凸显。2015年8月30日,开封市祥符区半坡店乡遭受风灾,辖区内有3条10千伏线路跳闸,抢修刻不容缓。开封市祥符供电公司配电管理中心主任张锋说:“以前靠半坡店供电所‘孤军奋战’,至少要忙活到第二天。这次除了陈留配电分中心出动抢修力量,我还调动其他7个配电分中心的65名骨干和7辆抢修车前去增援,当天就恢复了送电。”

在配网管理过程中,开封市祥符供电公司加强计划检修管理,以“一停多用”的集中检修替代了过去“小而散,停电次数多”的分散性检修,提高了检修集约率,尽最大可能地减少了停电给客户带来的影响。

运维方法改变后,配网管理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该公司城关配电分中心主任石振明明显感到了变化:“以前平均每月抢修次数达到10余次,一遇到刮风下雨就更忙得没停,而现在抢修少了,每月平均抢修在3—5次,即使是迎峰度冬时期也没有出现抢修高峰,这就是平时加强运行维护管理的结果。”

加强建设筑牢根基

如果把50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比作电力高速公路,220千伏、110千伏线路比作国道、省道等主要干道。那么,10千伏及以下线路就是通往居民小区、村庄和客户的普通马路和乡村公路,正是有了这些四通八达的配电线路,才能将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千家万户。

配网不够坚强,配电管理相对薄弱,城区负荷集中地区变电站“落地”难,成为了制约开封市祥符供电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进程的瓶颈,部分地区线路过载、配网设备老化威胁着电网安全运行。“经济要发展,电力必先行”这是供电企业责无旁贷的职责所在。

“有备无患才能从容,经济发展力当先锋。用电量与日俱增,就要求我们大家必须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强配网,才能保证电网安全运行。”该公司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朱保民在安全生产例会上掷地有声的强调。

该公司抓住县级供电企业整体上划的契机,进一步加大配网资金投入,仅2015年就投资6640万元用于配网建设,相当于此前5年来配网投资改造的总和。配电网的完善,使供电半径长、电压低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大大减少了用电高峰期的停电次数,使迎峰度冬期间的供电“瓶颈”得到有效缓解。

2016年1月出炉的《开封市祥符区(2016-2020年)配电网规划报告》,则更全面、系统地为祥符区配电网指明了今后五年发展的方向,将引领祥符区电力配网建设,充分发挥现有设备潜力,同时与地方城市化建设对接,按照轻重缓急稳步发展,城乡结合、分步实施,有效地避免电网建设的盲目性和重复建设。

创新驱动效率提升

开封市祥符供电公司注重发挥科技支撑的作用。如今,配变监测系统、低电压管理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系统在祥符区农村配电网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些先进科技的投入使用夯实了配网管理基础,不断提升了电网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水平。

科技手段让管理者对配网看得更清,也说得清。以前除变电站出线外,线路上的其他设备运行工况、负载情况、电压情况等缺乏监测手段,无法掌握。现在,有了配变监测系统和生产实时管控系统等“千里眼”,只需坐在办公室,登陆系统,轻点鼠标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配网运行状况。

及时、准确的数据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配网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该公司通过监测系统认真开展运行分析,着力解决配电网设备过载、重载问题。2016年以来,该公司已消除过载台变104台,确保了“春节不停电”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 管理 水平 纪实 提升 供电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