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广东鄱阳涌治理“二进宫” 立“军令状”年底恢复水质

   2016-04-14 南方日报1670
核心提示:近日,鄱阳涌成为广东佛山唯一纳入国家整治名单的河涌。在环保部门的眼中,鄱阳涌曾是禅城区第一条完成截污的河涌,如今却保不住治理成果,再

近日,鄱阳涌成为广东佛山唯一纳入国家整治名单的河涌。

在环保部门的眼中,鄱阳涌曾是禅城区第一条完成截污的河涌,如今却保不住治理成果,再次变黑变臭。记者了解到,在2015年10月份前,河涌沿岸的住户深受困扰,臭气冲天不敢开窗。记者从石湾街道水利所得知,在去年10月底,首期整治工作就已经启动,目前清淤作为第二阶段主要内容,刚刚完成招标工作,预计5月能完成清淤。

河涌是如何变臭的?环保部门如何加大力度整治?后续水质能否得到保障?

首期治理后鄱阳涌一度清澈

11日下午,记者行经鄱阳涌,仿古的栏杆和凉亭已经建了起来,但河涌水质仍然浑浊。村民周伯仍记得鄱阳涌清澈见底、鱼虾游走的景象,但近十年来,鄱阳涌已经不再是村民的骄傲。

事实上,早在去年年底,经过50天的整治,通过管网清淤疏浚、截流、引入清澈活水等措施,鄱阳涌曾一度清澈。

禅城区环保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内河涌水质达标率仅40.2%,今年有9条黑臭河涌被纳入市治理清单,其中鄱阳涌成为佛山唯一纳入国家整治名单的河涌。

“鄱阳涌黑臭问题综合整治马上要进行第二阶段清淤工作。”禅城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0月底,鄱阳涌黑臭问题三大原因已经查明。

首先,附近楼盘在未经排水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污水排入雨水管中,导致污水经澜石大涌流入鄱阳涌;另一方面,魁奇路施工造成沿线污水管道破损,导致部分污水流入鄱阳涌;第三,魁奇路东延线施工单位将废水、泥渣等排入污水管网,导致污水管网和河涌淤塞。

针对造成鄱阳涌黑臭的原因,相关部门对鄱阳村及周边区域企业开展废水排污巡查,确保无偷排行为,此后由街道对鄱阳涌截污管网进行全面清疏,加大河涌引水泵的引水量,增加供水量,稀释河涌,加速河涌水体流动,减少水土沉淀,避免河涌淤塞。除此之外,石湾镇还通过与魁奇路东沿线施工单位沟通协调,避免造成新的堵塞点,并通过鄱阳村外围截污项目工程的建设,降低和减少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到河涌的概率和可能性。

经过50天的首期治理,前期村民反映的黑臭问题已基本消除。河涌水质明显改善,化学需氧量、总磷、溶解氧、PH值等水质指标基本达到Ⅴ类水标准,对比10月份水质有大幅提升。

整治水环境将结合本地文化

虽然首期治理初见成效,但经过记者实地走访发现,黑臭问题还是存在。显然,如何长期稳定水质成了一个大问题。

“这也是我们担心的问题。”石湾街道水利所相关负责人坦言,为了巩固治理成果,鄱阳涌全面清淤即将启动,这也是《鄱阳涌黑臭问题综合整治方案》中的第二阶段工作重点。

据了解,清淤工作将在下周启动,对鄱阳涌底的淤泥进行大规模清除,预计在5月份能完成这一工程,花费预计达380万元。加上首期工程及管网修复花费的1076万元,鄱阳涌整治投入达1456万元。

根据计划,鄱阳涌在今年底要做到不黑不臭,预计2018年达到检测指标,那么,未来几年如何稳定水质?

“完成清淤工作后,日常维护巡查和管网的清疏将是关键。”该负责人介绍,水务部门将仔细检查竣工项目管网接入情况,避免出现雨污混接情况。同时,实行定期排查机制,及时发现管网堵塞、混接、河水倒灌等问题。为加强信息互通和业务指导,还将建立水务、环保部门与村委会的互通机制,为村委会做好村内管网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对于河网密布的石湾镇街道,河涌整治已经扩大到深村涌、沙岗涌和番村涌,并还将在年内开展西华涌的整治工作。石湾计划按“先截污后景观”原则,通过“控源、清淤截污、美岸、活水”系列措施,完善管网、活化水体、岸线整治,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

“水环境的整治对市民的生活影响最大,”禅城区环保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提升水环境的环保工作未来将与本地的文化结合起来,目前文华公园水舞声光秀就是治水与文化结合的榜样。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