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首页 > 新闻 > 市场 > 正文

空调业“能效虚标“现象由来已久,节能环保之路势在必行

2019-07-18    来源:制冷网
0
[ 导读 ]:炎热的夏天是空调的销售旺季,消费者在购买空调的时候,出于节能环保及价格方面的考虑,都会留意一下空调的能效标签。目前,按照

炎热的夏天是空调的销售旺季,消费者在购买空调的时候,出于节能环保及价格方面的考虑,都会留意一下空调的能效标签。

 

 

目前,按照国家标准,3级能效为能效门槛,即空调能效只有达到3级才是合格产品,才能在市场销售。而空调能效水平在2级以上(包括1级和2级)才能称得上是“节能空调”,并且能效等级越高,节能水平更好,生产成本也相对高,价格也因此更贵。

但不为诸多消费者所知的是,他们在购买空调时看到的能效标识,未必百分之百真实准确。而实际上,在家电业,“能效虚标“的现象由来已久。

如果仔细翻阅国家质检总局对家用电器进行的抽检结果,就会发现,“能效标识不合格”经常出现在抽检结果报告中。将非节能的3级标成节能的2级,并将节能的2级标成最节能的1级,在空调、冰箱、洗衣机、彩电等家用电器身上,时不时就会被“发现”。

为什么要将能效进行虚标?节能技术其实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每个不同等级的能效,往往意味着家用电器所使用的不同材料和技术。而这也是为什么不同等级的能效空调、冰箱等对应的价格,并不相同。很多消费者可能会有印象,1级能效的家用电器,往往看起来特别贵。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如果能效提高一级,却用的不是对应等级所应该有的技术和材料,厂商可以把价格抬高,成本却不变,一下子就吃了一个差价。而在消费者端,这就是一种忽悠消费者的行为,消费者花了一个不菲的价钱,却买了个“假2级”、“假1级”家电。

更要注意的是,今年,北京出台了能效补贴政策,其标准正是按照能效标识,越高级的能效补贴越多,以刺激消费者买节能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一个“假2级”、“假1级”能效,往往可以凭此获得更大的销量。

与这样的造假可能获得的回报相比,企业如此“能效虚报”的成本却比较低,过去一些野蛮扩张的家电厂家,直接在产品的主要材料和核心部件上“偷工减料”,甚至“以次充好”,造成产品质量出问题,消费者使用起来问题频出,自然容易被发现,但能效虚标,消费者并不容易发现,而且不会影响日常的产品正常使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近些年来,“能效虚标”已成为家电业的一个“顽疾”。

目前,国家对于家电企业的能效、性能等产品技术参数,一直采取的是“自主申明、自主申报”,事后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和抽查的操作模式,但家电产品的数量众多,而抽检的数量则有限。此外,当前,不少家电企业,大力宣传节能环保技术,以期谋求产品和形象的转型升级,却忽视了产品基本性能标识的不诚信、不合规行为,而这也意味着,清除“能效虚标”顽疾,真正实现家电节能环保消费的有序高质量升级,仍需努力。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0215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