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内政部宣布,停止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在纽约海岸开发的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这让刚刚起步的美国海上风电产业再遭重击。与此同时,美国联邦政府却在积极推动“煤炭复苏”,截至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签署多份行政命令,提出要“重振美国煤炭工业”。可再生能源开发受阻叠加煤炭工业复苏提速,业界普遍预期,“逆风”之下美国能源转型步伐或大幅放缓。
叫停在建海上风电项目
据了解,此次被叫停的海上风电项目在2017年3月获得美国联邦租赁许可,2024年2月获得美国政府建设运营许可,随后开工建设。根据原来规划,该海上风电项目在2027年投入使用,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与纽约州签订了25年的电力供应协议,该项目将为纽约州超过50万户家庭提供清洁电力。
但来自美国内政部的最新命令却对该项目画上“休止符”。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发言人回应称:“已经按照规定停止该项目建设,公司将与美国行政机构沟通此前颁发的所有项目许可,在获得进一步审查结果前都将停工。”
路透社援引行业组织“海洋网络”数据称,上述海上风电项目相关供应链已经吸引了16亿美元投资,还创造了3500个就业岗位,叫停这一巨大项目很可能给美国海上风电产业带来重大损失。
在该机构首席执行官莉兹·波多克看来,中止这样一个已经获得全部审批许可的海上风电项目会让产业界感到寒意,阻碍投资进入美国市场。“叫停一个已经融资和许可的能源项目向业界传递了明确信号,这不仅会影响美国海上风电产业,更会让人意识到,在美国投资并不安全。”
海上风电产业研究机构Ramboll高管拉亚·彼得森也公开指出,在一个海上风电项目开工建设和设备制造都已全面展开之际,突然叫停是美国政府反对海上风电的“升级”举措,这很可能会摧毁美国就业和本土能源生产,并让人怀疑美国是不是“严肃的商业伙伴”。
海上风电产业岌岌可危
近年来,美国政府对待海上风电的态度急转直下。此前,拜登政府曾承诺,到2030年完成大约30吉瓦海上风电装机目标,随后美国东海岸各州陆续批准了多个海上风电项目。然而,今年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首日就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要求“暂停所有联邦水域海上风电租赁许可发放”,暂停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项目所有相关审批工作。
截至目前,受到影响的海上风电项目已不止一个。今年3月,美国监管部门就已撤回了一个海上风电项目的“清洁空气许可”,阻碍该项目开工建设。同时,美国还有多个在建海上风电项目也面临潜在威胁。
业界普遍认为,目前,美国政府对待海上风电的“敌视”态度很可能对这一产业造成重创。2024年3月,美国首座商业化海上风电场正式投产运行,这原本被视作该国海上风电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开端。彭博社当时曾撰文指出,大量欧洲能源公司都看好美国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美国被视作最具潜力的海上风电市场之一。然而,过去几年,高涨的海上风电成本叠加政策不确定性,让美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受阻。
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显示,到今年美国风电市场已经连续四年出现萎缩,2024年全年,美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仅为5.4吉瓦,创下10年来新低。同时,美国风电项目开发还面临执行缓慢的阻碍,原因包括交付周期延长、变压器等设备短缺以及高利率等。
能源转型再临“逆风”
值得注意的是,在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受阻的同时,美国政府却在不断推动煤炭产业复苏。4月,美国特朗普政府发布行政命令称,将“释放美国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都名列其中。该行政命令提出,将为美国联邦土地上的煤矿资源提供新租约,放宽燃煤发电厂的排放标准。随后,美国环保署表示,将考虑放宽煤炭废弃物排放标准,这也被视作环保的“大退步”。
不过,美国煤炭业界并不“买账”。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最新数据,2024年,美国所有种类煤炭产量都出现明显下降,煤炭总产量已不到2008年的一半。上涨的开矿成本、来自天然气等其他发电原料的竞争,都让美国本土煤炭产业竞争力下滑。
美国能源业界人士都对美国能源供应前景表示担忧。有分析指出,当前,美国电力需求增长和可用的能源供应之间存在越来越大的鸿沟,开发海上风电对美国本土能源供应大有益处,阻止这一清洁、可负担的电力来源发展并不明智,供需失衡很可能给美国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目前,市场研究机构伍德麦肯兹已经将美国风电长期装机增幅下调40%,政策不确定性成为主要原因。国际能源署同样也下调了美国风电装机增幅预期,认为缓慢的项目进展和供应链瓶颈将让美国风电装机增量到2030年下降20%,经济形势更可能影响海上风电项目推进情况。
世界资源研究所撰文指出,目前,美国清洁能源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选址许可难通过、电网容量不足以及持续短缺的供应链问题都在减缓美国清洁能源部署速度,该国清洁能源产业正面临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