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郭烈锦院士:解码能源革命 以科学原点重构未来能源图景

   2025-05-23 中国能源网91790
核心提示:在5月18日举行的2025中国贵州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专家郭烈锦就贵州能源发展的关键问题,从可再生能源转化效率、能源存储及未来能源战略规划等方面,分享了极具前瞻性与建设性的观点。

在5月18日举行的2025中国贵州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专家郭烈锦就贵州能源发展的关键问题,从可再生能源转化效率、能源存储及未来能源战略规划等方面,分享了极具前瞻性与建设性的观点。

郭烈锦院士:解码能源革命 以科学原点重构未来能源图景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专家 郭烈锦

“一把火烧煤”到“多元转化”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可再生能源转化效率低是当下能源发展的关键瓶颈。郭烈锦院士直指能源转化效率的“阿喀琉斯之踵”,他指出,化石能源时代,人类只会‘一把火’烧煤发电,结果衍生出污染与生态灾难,如今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仍停留在‘简单发电’的初级阶段,以太阳能为例,太阳能是很宽的光谱,从紫外线区域、可见光区域到红外线区域,各种材料对于不同的光谱的能量吸收是不同的,光伏发电的器件只能吸收紫外光和可见光,基本上不吸收红外光,这就会对材料和器件的性能造成破坏,所以整体来说它的效率就不会非常高。

当前,我们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方式,大多局限于发电,这在能源利用的存在局限性,导致对自然能源的整体转化利用效率难以提升。郭烈锦院士强调,发电只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一种途径,需要拓展思路,开发多元化的转化技术,突破现有科学原理的束缚,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破解“过程性能源”困局 “水-氢”循环+“水-二氧化碳”循环

谈及能源存储,郭烈锦院士表示,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源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属于过程性能源,即便转化为电能,存储问题依旧非常棘手,难以实现大容量低成本安全存储,这也是造成能源供需失衡的重要原因,必须要学会把巨量甚至海量的自然能源低成本存储下来。

“因此我们必须运用颠覆性的科学理论,变革传统能源技术把转化和存储孤立或割裂开来的做法,加速自然能源转化利用与储存协同一体化的技术的研发,提高自然能源转化及存储的综合效率与能流密度,形成低成本足量清洁能源存储的能力和体系。” 郭烈锦院士以氢能源为例进一步解释,将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氢,通过气态、液态或固态的形式储存,能有效解决能源存储与运输难题。太阳能资源丰富,取之不尽,将其水的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结合,转化为氢能几氢化合物存储下来,从理论上实践上均可实现能源的长期储备,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需求。

郭烈锦院士提出,根据各种能源的自然禀赋以“能质能势科学配适、有序转化储用结合、多能互补多子耦合协同、按需取用存储”实现以水为基的碳氢循环(“水-氢”循环+“水-二氧化碳”循环)。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节能网
    加关注9
  • 最具影响力的节能产业互联网平台。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