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2025年用电量破10万亿新能源装机超45%

   2025-07-07 中国电力报91690
核心提示: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联合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发布了《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描绘了2025年中国电力图景:在经济增长与能源转型的双重驱动下,全社会用电量预计突破10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更引人瞩目的是,新能源发电装机有望突破45%。报告同时指出,预计2025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偏紧,局部地区在高峰时段可能出现电力供应紧张情况。

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联合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发布了《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描绘了2025年中国电力图景:在经济增长与能源转型的双重驱动下,全社会用电量预计突破10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更引人瞩目的是,新能源发电装机有望突破45%。报告同时指出,预计2025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偏紧,局部地区在高峰时段可能出现电力供应紧张情况。


经济新常态塑造电力需求韧性

2025年,“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经济在复杂国际环境中锚定高质量发展航向。全球经贸不确定性加剧、贸易保护主义阴云笼罩,迫使中国以政策“组合拳”稳增长——积极财政加力提效、货币宽松精准调控、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培育、扩内需政策全面发力。

《报告》显示,在此背景下,2025年我国GDP增速预计稳定在5%左右,且全年呈现“前高后低”态势。宏观经济的“韧性底盘”深刻映射于电力需求:三次产业与居民生活用电增长贡献率分别为2.6%、48.3%、35.5%、13.5%,第二、三产业仍是核心引擎。

行业用电图谱清晰勾勒新旧动能转换轨迹。钢铁、建材等传统行业承压明显:黑色金属行业用电量预计同比微降0.5%,房地产市场疲软虽被基建、汽车、机械等行业需求回暖部分缓冲,但难掩整体调整阵痛;预计建材行业用电量同比下降0.6%,绿色化转型与传统需求下行并存。

反观新兴领域动能澎湃:有色金属行业受益于新能源装备、高端制造需求拉动,用电量预计增长3%;化工行业在“两新”政策刺激下,家电、汽车消费上扬带动上游回暖,用电量预计同比增长3.9%。

更强劲的增长极来自“新基建”爆发式放量:2025年底,全国5G基站有望突破470万个,高能耗5G-A基站占比提升,年新增用电预计超300亿千瓦时;数据中心机架总量将超950万架,年用电预计突破1600亿千瓦时,较上年激增370亿千瓦时;纯电动车保有量逼近3000万辆,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达1020亿千瓦时,增量约190亿千瓦时。数字经济与电动交通正重塑用电增长极。

区域增长格局同样折射发展差异。《报告》显示,南方电网区域以5.7%的增速领跑全国,华北(含蒙西)、华东稳定增长,三地合计贡献预计超65%的全国用电增量。华东增速虽受上年极端天气导致的高基数拖累有所放缓,其庞大经济体量仍使其稳居增长核心区。居民生活用电虽保持4.4%的平稳增长,但受上年极端天气导致的高基数影响增速略有回落,家用电器“以旧换新”政策与持续电气化构成关键支撑。


新能源装机占比有望突破45%

我国电力供应侧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革。2025年,全国新投产发电装机预计达6.6亿千瓦,同比激增53.2%,再创历史峰值。

《报告》显示,风光领衔的清洁能源占据绝对主导。预计风电与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合计达5.2 亿千瓦——风电新增1.4亿千瓦,同比增长77.1%,主要得益于内蒙古、新疆等沙戈荒基地建设的加速推进;太阳能新增3.8亿千瓦,同比增长35.5%,江苏、山东、新疆三省(区)将成为装机贡献突出的主力省份。

火电在保供与调峰压力下亦“逆势”扩容,预计新增装机1.27亿千瓦,同比大增119.7%,凸显转型期能源安全的现实考量。核电预计新增装机容量519万千瓦,创2019年以来年度新增装机新高。山东荣成、浙江三澳、福建漳州等核电项目将在今年陆续建成投运,成为主要增量来源。

到2025年底,全国总装机容量预计将达39.9亿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突破45%,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其中,太阳能装机预计达12.6亿千瓦,占比31.6%,风电6.6亿千瓦,占比16.6%,两者合计占比近半壁江山。

火电虽将以15.5亿千瓦装机容量、占比39.0%保持最大单一电源地位,但其份额较上年显著下降4.1个百分点,反映出清洁能源的加速替代趋势。水电、核电增长平稳但占比微降。

装机量跃升难掩供需紧平衡现实。据国网能源研究院预测,预计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偏紧,部分区域高峰时段将出现供应紧张;迎峰度冬期间,全国供需基本平衡。

《报告》分析指出,今年电力缺口主要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南、南方等区域电网。充分发挥跨省跨区电力互济能力后,缺口可得到部分缓解。

分区域看,华北电网区域电力供需平衡偏紧;华东电网区域迎峰度夏电力供应紧张,迎峰度冬平衡有余;华中电网区域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平衡偏紧,迎峰度冬平衡有余;东北电网区域电力供需基本平衡;西北电网区域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基本平衡,迎峰度冬平衡偏紧;西南电网区域迎峰度夏电力供应偏紧,迎峰度冬平衡有余;南方电网区域电力供需平衡偏紧。若出现燃料供应不足或大范围极端天气,用电高峰时段电力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2025年的中国电力图景,既是对转型决心的检验,更是对智慧与韧性的叩问——唯有在变革中织牢安全网,方能在能源革命的浪潮中行稳致远。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节能网
    加关注9
  • 最具影响力的节能产业互联网平台。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