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划重点!国新办这场会,能源干货来了!

   2025-07-21 中国能源报91710
核心提示: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划重点!国新办这场会,能源干货来了!

▲新闻发布会现场 刘健/摄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出席发布会的还有: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周建设主持新闻发布会。

划重点!国新办这场会,能源干货来了!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 徐想/摄

谢少锋介绍,今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企业创新活力不断释放,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呈现出“向稳、向新、向优”的特点,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体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一是工业和信息化经济运行平稳。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速稳步提升,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7%,基本保持稳定。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前5个月,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52万户,较上年底增加了8000多,规上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4%。

二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速。创新应用成果加速落地,科技成果转化规模更加壮大,上半年,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近41万件,成交额超过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赋能作用持续加强。

三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在电子信息、电力装备、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行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国家层面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超过20%。行业治理取得积极进展,17家整车企业作出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的承诺,钢铁、水泥行业企业效益有所改善,光伏行业总体技术水平稳步提升。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和6.3%

在规上工业发展方面,谢少锋介绍,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基础强、韧性强、创新活跃,实现了平稳运行。一季度和二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5%和6.3%。

一是重点行业支撑作用明显,电气机械、汽车、电子、通用设备、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较快。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量质齐升”,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分别达到35.5%和16.4%,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10%。二是工业大省“挑大梁”的作用突出,31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福建、安徽、河南、湖南实现8%以上的增长。

同时也看到,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下一步,我们将在巩固基础、提升质量、培育动能、优化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筑牢工业经济基本盘。实施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具体工作方案将在近期陆续发布。

二是着力提高发展质量。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统筹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持续开展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迈进。推进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夯实绿色化发展基础。

三是持续培育发展动能。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开展专项行动,培育新产业、打造新动能,加快发展生物制造、低空产业。

四是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开展专项行动,解决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减轻企业负担。强化标准的作用,加强产能监测预警,优化发展生态。

划重点!国新办这场会,能源干货来了!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 徐想/摄


装备制造业“量质齐升、向优向新”

陶青介绍了上半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整体情况。今年上半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延续较好增势,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5.5%,充分发挥了工业发展“稳定器”的作用,呈现“量质齐升、向优向新”发展态势。

从行业整体情况看:生产利润增势良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其中,铁路客货车辆、包装专用设备、充电桩等产品均实现了较快增长。重点行业投资向好。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汽车、通用设备等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

重点技术攻关产品捷报频传:

航空装备“飞”出发展新高度。大型水陆两栖灭火飞机AG600取得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与生产许可证,首个自主研制的电动型载人飞艇AS700D完成科研首飞。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信息系统备案企业达809家,产品超过374万架;

汽车产业保持增长“加速度”。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车销量占比达44.3%,累计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船舶工业锚定发展“新刻度”。上半年,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接待游客超47万人,第二艘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顺利起浮,整体建造进度达78%,国内首制16000标箱(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交付。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51.7%、68.3%和64.9%。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两大行动,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实施新一轮稳增长行动。近期将印发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二是实施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行动。印发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落实机械和电力装备2个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有色金属工业绿色低碳水平大幅提升

陶青指出,今年上半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较工业平均增加值增速高出1.2个百分点。工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铜、铝、黄金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持续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一是高端材料不断突破。超薄钛材、部分高纯靶材等高端材料取得突破并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对新能源、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二是绿色低碳水平大幅提升。国际先进的500千安培以上铝电解槽产能占比已经超过40%,电解铝综合交流电耗较世界平均水平低700千瓦时,95%以上的铜、铅、锌冶炼产能采用绿色低碳生产工艺。

三是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有色金属行业的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较2020年底分别提高了20%、10%。已经培育了9家卓越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落实铜、铝、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实施新一轮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着力在稳增长、促转型上下功夫。

在稳增长方面,注重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以资源高效利用强保障,以精深加工材料提质优供给,以推动大宗消费升级、培育新兴消费市场扩需求,推动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促转型方面,鼓励有色金属新材料、绿色低碳工艺技术创新,建设一批绿色矿山、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培育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标杆工厂和标杆企业,部署建设有色金属行业大模型,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深度融合。


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

陶青介绍,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强调要推进传统产业的深度绿色转型,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实施,积极应用先进装备和工艺,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

落实《行动方案》要求,要把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作为首要任务,聚焦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4个重点行业,从原料、用能、工艺、产品4个方面发力,深挖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潜力,推动传统产业的“扩绿增效”。

在扩大绿色原料使用方面,重点是提高废钢铁、废铜、废铝等再生资源在原料中的比重,力争到2027年,将比重分别提高到22%、30%、25%。使用再生资源作为原料,相比原生矿产资源,具有显著的节能降碳优势。

在扩大绿色能源使用方面,加快氢能在传统产业应用就是一个重要方向。今年年初,我们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出台了《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把清洁低碳氢在冶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等行业应用作为重点,加快推动实现规模化突破。

在扩大绿色工艺应用方面,重点是加快传统产业具有革新性工艺的攻关,从根本上解决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瓶颈制约。比如,钢铁绿氢冶金、近零碳排放电炉流程炼钢工艺,电解铝无炭阳极技术,石化化工行业智能连续化微反应、绿色合成技术,建材大型窑炉氢能煅烧、电能煅烧工艺等。

在扩大绿色产品供给方面,重点是为经济社会各领域提供绿色低碳效果明显的新材料、新产品。比如,建材行业推广节能玻璃、新型保温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等;石化化工行业推广水性涂料、油墨、胶粘剂等。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节能网
    加关注9
  • 最具影响力的节能产业互联网平台。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