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魏县:秸秆利用“点草成金” 农民受益环保节能

2014-09-29    来源:河北新闻网
0
[ 导读 ]: 种了大半辈子庄稼,没想到玉米秸秆也能换钱了。邯郸魏县野胡拐乡连路固村村民连志川一边数着秸秆换来的钱,一边高兴地算起了经济账:一亩地
“种了大半辈子庄稼,没想到玉米秸秆也能换钱了。”邯郸魏县野胡拐乡连路固村村民连志川一边数着秸秆换来的钱,一边高兴地算起了经济账:“一亩地产近2吨玉米秸秆,一斤秸秆0.1元左右,俺家种了4亩多地,光卖秸秆就增收1000余元。”
魏县国创养殖场负责人雷云飞则算起了另外一笔账:“俺家的养殖场现有60头牛,400多只羊,每头牛每月平均吃220斤,每只羊每月平均吃36斤料,每月下来就得吃近3万斤的饲料。收购普通草料是每斤0.2元,收购玉米秸秆加上人工和运费一块儿算才每斤0.1元左右,每月光饲料钱就能省下一半来……”
近年来,魏县为充分达到秸秆利用最大化的效果,采取了鼓励养殖场收购、推广秸秆采暖炉、沼气池发电产气等方法,“点草成金”,为秸秆找到了一个“好归宿”。
养殖场收购
魏县近几年发展了80多家集中种养为一体的合作社组织。往年玉米收获季节,这些养牛场、养羊场由于自储秸秆不足,附近村子的秸秆又收不上来,经常为青储(利用秸秆等青绿原料控制发酵制成饲料)的事头疼不已。
面对秋收后产生的玉米秸秆,农户们同样做难,有的堆到附近河道、沟渠、路边,更有甚者直接一把火烧掉,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
今年以来,该县通过县电视台、各村广播喇叭等形式将各养殖场的地址、计划青储量、玉米秸秆收购价格等信息及时播发,为农户和养殖场“牵线搭桥”,解决了养殖场青储饲料“吃不饱”与农户秋收秸秆找“婆家”难的矛盾,取得了双赢的效果。目前,该县86家成型养殖场青储量近70万吨,占全县玉米秸秆产生量的65%。
推广采暖炉
为优化农村用能结构、提高农民生活品质、减少大气污染,该县以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供清洁能源,降低燃煤污染为目标,按照政府引导、梯次推进、疏堵结合、民企同利的原则,积极动员各方面力量,大力推广生物质采暖炉和秸秆压块技术,改善农村环境。
通过先进技术,改变原来以直烧为主的炉具结构,对烟尘进行二次燃烧,实现高效能低排放,加上采用秸秆成型燃料,减排效果好,烟尘减排90%,SO2减排97%。目前,该县已发放生物质炉具435台,年可消耗秸秆1435.5吨,节省标煤652.5吨。
沼气池发酵
该县充分利用养殖大县的优势,在养殖场大力度推广建设大型沼气池,配备发电机组实现沼气发电,既可以减少养殖场污染,又可以节省能源。
同时,先后拨款200多万元对养殖企业在沼气池建设等方面进行补助,对上争取农业、畜禽、环保等部门资金时,将这些企业作为重点优先上报,先后解决了多家企业沼气池建设问题,并帮助企业建起了沼气发电站,将产生的沼气、电回卖给农户,使秸秆的附加值大幅提高。
此外,一些养殖企业生产的沼气外卖给周围的村民,售出的价格仅为天然气价格的1/3,而利用沼气发电,电价仅是正常电价的一半,企业生产的沼气和电供不应求。企业获利了,收购秸秆的价钱自然提高,实现了多环增收、循环发展。


“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公司从东部到西部,从沿海到内地的发展战略,我们选择成都作为进军西部发展的桥头堡。我们觉得选择是正确的。”陈小平说,相信光大国际在成都的发展将大有可为。“相信双方能够结出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 节能 环保 受益 农民 利用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