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湖北秭归4年无害化处置三峡漂浮物40万方

2014-11-16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 据湖北省秭归县消息,当地创新“治漂”方式,采用华新水泥窑协同处置三峡漂浮物技术4年多来,共无害化处置三峡漂浮物达40万方,为保障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和航道及电站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湖北省秭归县消息,当地创新“治漂”方式,采用华新水泥窑协同处置三峡漂浮物技术4年多来,共无害化处置三峡漂浮物达40万方,为保障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和航道及电站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每年汛期,长江上游大量漂浮物被洪水裹挟而下,迅速积聚在三峡大坝上游近坝水域,不仅影响了三峡库区水质和水面清洁,威胁到航运安全,甚至影响到电厂的安全运行。
 
  为彻底解决江河漂浮物这一世界性难题,2010年7月,华新水泥投资5000万元,在旗下秭归公司配套建成了年设计处理能力20万立方米的水泥窑协同处置三峡漂浮物项目。由于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废弃物预处理及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经过处理后的部分漂浮物可作为可替代原燃料被用于生产水泥,整个过程不排放任何有毒有害气体和残渣,是一种安全、环保、没有二次污染的处置方式,实现了漂浮物处理和节能减排的双赢效果。这一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示范工程,成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清道夫”。
 
  为进一步推进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在各级政府支持下,华新在重庆奉节建设的日处理能力250吨的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生态环保项目,已于今年3月14日建成投产,而在秭归县的日处理生活垃圾250吨的生态环保项目也即将开工建设,届时将为整个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促进作用。
 
  据了解,三峡库区每年产生漂浮物约20万方,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库区沿岸,部分地区对打捞上来的漂浮物仍采取填埋或焚烧等传统方式进行处理。环保部门呼吁沿江县市对库区所有漂浮物要尽早实现无害化处理,以彻底消除环境二次污染隐患。
 
关键词: 处置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