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山东德州多措并举推进农业节水

2014-11-18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近 10 年商品粮贡献率超过80%,农业年用水量占到全市用水总量的80%以上,节水潜力巨大。近年来,德州市立足十年九旱、水资源短缺的市情
       山东省德州市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和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全国唯一亩产过吨、总产过百亿斤的整建制吨粮市(地级),近 10 年商品粮贡献率超过80%,农业年用水量占到全市用水总量的80%以上,节水潜力巨大。近年来,德州市立足十年九旱、水资源短缺的市情,以挖掘农业节水潜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为目标,优化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粮食生产能力由2007年的112.1亿斤提高到2011年的157.85亿斤,年均增长8.9%;农业年用水总量从 2007 年的 21.6 亿立方米下降至 2011年的18.8亿立方米,连续五年实现负增长。 
 
  一是以重点项目实施为重点,推进工程节水。以完善干支渠道及建筑物配套改造,逐步实现渠道防渗化、提高水有效利用率为重点,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潘庄、李家岸两大灌区五年投入资金3.1亿元,累计完成渠道衬砌90.15公里,水利用系数由0.59提高到0.72,年减少输水损失近2亿立方米。同时,以1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以渠道防渗、田间配套、管道输水为重点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加强斗、农、毛渠工程配套建设,形成田间灌溉工程网络。近三年来,全市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8.04万亩。项目区年节水7073.8万立方米,灌溉水利用系数从 0.55 提升到 0.85。平原县的“一泵一网一卡两表一带畦田”的节水工程模式,一级提水、管网输水到田间地头,有效解决了输水过程的渗漏、蒸发,水利用系数达0.95以上,作为全省管道化浇灌样板在全省推广。
 
  二是以科技创新为重点,注重科技节水。在节水工程中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行土壤墒情和灌溉水量远程测报、低压管道节水灌溉射频卡控制系统、机井提水灌溉远程控制系统、U型槽滑膜技术、GPRS传输系统等高新技术,为精确量水、科学用水提供科技支撑。陵县项目区设2处无线农田墒情测报点和1处信息中心,实时监测土壤含水量,实现了适时、适量灌溉,年均节水350万立方米。以节水示范园为载体,蔬菜、花卉、林果等经济作物重点推广喷灌和微灌等先进灌溉技术。全市建成高标准节水示范区17个。禹城市依托GPRS网络等技术,实现农田的自动化灌溉,对灌溉水量、用电量、灌溉时间等数据计量到田头,实现了科学计量,精确用水。
 
  三是以控制用水总量为重点,抓好管理节水。为合理分配水资源,全面推行计划用水、合同供水。年初根据全市年用水总量指标,分解到县市区,用水前五天签订供水协议,2011 年签订用水协议28份,签订水量11.6亿立方米。在用水过程中,根据各县用水特点,采用不同的供水方案。每年冬季到来年3月初,集中向灌区下游和高亢地区输送黄河水,储备春季抗旱水源,从3月初重点转向上游县市。通过控制用水总量,实行计划供水,在用水指标减少的情况下,2011 年全市引黄灌溉面积达到历史最高的710万亩,亩均毛用水量却从90立方下降到81立方,年节水6390万立方米。
 
  四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强化机制节水。在项目管理上,德州市探索了“群众自主管理、政府监督服务、水价科学核定”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实现了用水户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平原县推行“中心+协会”管理模式,探索出了农民用水者协会建设的长效化运行路子,确保了工程长期良性运行。全市目前建成各类用水户协会324个,参与农户59.87万户,涉及人口240万人,占农业人口的60%;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的灌溉面积391万亩,占灌区的46%。同时,积极推行农业水价改革,合理确定终端水价,形成“科学计量、按方收费、一价到户”的农业用水新机制,真正使农民群众“浇明白水,拿舒心钱”。
 
关键词: 农业 推进 德州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