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北京新规:无节水设施不供水 节水器达95%

2013-12-23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目前,本市开始实施最严的节水办法,规定建设项目的节水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入使用,验收不合格的,该建设项目不得使用,供水单位不得供水。
        水龙头折射节水历程 十一五以来年省50个昆明湖 两年后——
  从一开水阀水就无节制地喷流,到想出多大水流都能控制,一个水龙头能折射出本市的节水革命历程。
  记者从市节水中心了解到,十一五以来,本市每年节约新水用量大多都在1亿吨以上,约等于50个昆明湖的水量。其中,仅因为推广节水器具,就节约新水约800万吨。
  目前,本市开始实施最严的节水办法,规定建设项目的节水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入使用,验收不合格的,该建设项目不得使用,供水单位不得供水。
  起源 “危机”催生节水器具
  上世纪80年代,北京市曾经历过一次比较严重的水危机。“那时,有些地区居民楼三层都可能会因为水压不足而出现供水困难。” 北京市成立节水办公室,全市节水工作开始有了系统的规划。
  1987年,全市首次推广使用节水器具。
  发展 全市普及率超9成
  2006年,北京市7个委办局联合发文推广节水器具,并计划用三年时间,公共场所全部用节水器具。一批高效节水水龙头进入市场,包括雾化水龙头、两(多)档式水龙头和减压限流阀等。
  市节水中心数据显示,目前城镇居民家庭节水器具普及率也由2006年末的79.4%,上升到2012年末的94.8%。本市计划到十二五末,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5%以上。
  普遍使用陶瓷芯的水龙头,可左右移动调节水量和水温,配有出水口不锈钢网罩,放出的水呈柔性泡沫状,能节约30%的水
  新规 无节水设施不供水
  去年7月1日起,本市开始实施《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其中规定建设项目的节水设施包括节水器具、工艺、设备、计量设施、再生水回用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入使用。节水设施未经市节水管理部门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该建设项目不得使用,并不予核定用水指标,供水单位不得供水。
  在小区等地现场制、售饮用水的单位或个人也要安装尾水回收设施。未安装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责令拆除,可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其提供水源。
  提供洗车服务的用水单位应建循环用水设施,有条件的可使用再生水。住宅小区、单位内部的景观环境用水和其他市政杂用用水,应使用雨水或再生水,不得使用自来水,否则可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记者上午获悉,市节水管理部门还将公布举报电话、信箱或电子邮件地址,受理关于浪费用水行为的举报,举报属实者可获奖励。
  成效 城市在扩张 新用水却降
  据节水中心介绍,从2000年到2012年,北京的GDP由3161亿元增长到17801亿元,增长了5.6倍;常住人口由1363万人增加到2069万人,年均增长60万人;而新水用水量却持续下降。
  2006年到2012年,全市总用水量控制在34亿至36亿立方米,扣除再生水利用量,2012年实际用新水量28.4亿立方米,比2006年的30.7亿立方米减少2.3亿立方米。
  从产业用水来看,在本市对GDP贡献不足1%的第一产业,用水比例由2006年的37%下降为2012年的26%;对GDP的贡献达70%之多的第三产业,其用水比例由2006年的26%上升为2012年的34%。
  马桶的节水历程
  居民家里一天如果用水100升,冲马桶和洗澡、洗衣服用水占大头,大概有70%。市节水中心原副主任何建平说:“大家洗澡每天少洗一分钟,就能节约9升水。”喝水和洗菜、做饭、打扫卫生等没多少水,大概占一天用水的30%。因此,对马桶的变革也势在必行。
  汉朝,出现最早的马桶,那时叫“虎子”。
  上世纪60年代后,陶瓷马桶被引入中国,水箱水位特别高,11升以上。
  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逐渐换成低水位水箱马桶,从9升以上变为6升两档式。
 
关键词: 设施 北京 新规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