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全国水质逾一成未达标 水源地保护面临大考

2014-11-23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 据2013年水利系统监测资料,全国开展监测的20.8万公里重要江河河段中,全年Ⅰ-Ⅲ类水河长占68.6%,比2012年提高1.6%,但Ⅴ类及劣Ⅴ类河长仍有20.6%
        据2013年水利系统监测资料,全国开展监测的20.8万公里重要江河河段中,全年Ⅰ-Ⅲ类水河长占68.6%,比2012年提高1.6%,但Ⅴ类及劣Ⅴ类河长仍有20.6%;全国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和面积较大的120个主要湖泊全年总体水质Ⅰ-Ⅲ类有39个,占评价总数的32.5%。
 
 
  
  水质逾一成未达标 水源地保护面临大考
  
  水质达标率为86%
  
  2014年以来,我国多座城市发生饮水安全问题,牵动人们的神经。
  
  水利部最新调查评价结果显示,通过对4555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调查,水质达标率为86%。其中,水库型水源地达标率为90.5%,地下水水源地为80.9%左右,河道型水源地为89%左右,湖泊型水源地为65%左右。
  
  水利部负责此次调查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地下水水源地水质不达标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地表水水源地水质不达标区域,主要在水污染较为严重的流域和地区。“水源地水质不达标不仅增加制水工艺的复杂性,而且新出现的不达标将造成一些水厂原有净水工艺需要调整,增加建设和运行成本。更有甚者,有的水质不达标问题很难处理,影响水厂的良性运行和用户的饮水安全。”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副主任闫冠宇说。
  
  调查显示,我国水源地水质不达标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一些地区受资源条件限制,水质本底值存在超标情况;也有人为因素,水污染问题严峻,湖库型水源地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大量重工业项目布设在大江大河沿岸,江河及周边的流动污染源风险较大,直接威胁水源安全。
  
  据2013年水利系统监测资料,全国开展监测的20.8万公里重要江河河段中,全年Ⅰ-Ⅲ类水河长占68.6%,比2012年提高1.6%,但Ⅴ类及劣Ⅴ类河长仍有20.6%;全国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和面积较大的120个主要湖泊全年总体水质Ⅰ-Ⅲ类有39个,占评价总数的32.5%;开展评价的5134个水功能区中,满足水域功能目标的2538个,占49.4%。
  
  水利部称,目前全国仍有部分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未获省级人民政府批复,特别是对跨行政区水源地,保护和受益主体不一致,保护责任和管理措施难以落实。水源地保护管理机制和能力有待完善提高,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可操作性有待加强。随着城市发展、人口和排污越来越集中,水源保护面临更大压力。
  
  “水十条”效果存疑
  
  众所周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是环保部2014年要打的“三大战役”,其中水污染防治的重头戏就是制定“水十条”。
  
  对于“水十条”,地方环保部门寄予了很高期望。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王国才表示,地方环保部门感觉工作有了抓手,从被动走向了主动。资本市场也对“水十条”报以高度关注。6月,“水十条”报请国务院审议的消息一透露,水处理板块就纷纷见红。据报道,“水十条”总投资额预计将达2万亿元。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文件对水务行业的影响其实有限。江苏(宜兴)环保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琨指出,过去10年,经过4万亿等几轮投资的洗礼,水务行业的问题不是缺钱,而是“钱怎么花”。以前,水务行业侧重于大规模建设、“量变”;如今,则已经到了提高污水排放标准、加强水质监测等“质变”的时候。
  
  而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则认为,“水十条”的效果可能不会像“大气十条”那么好,因为公众对于水污染问题的认知度没有大气污染那么高。“大气十条”颁布之前,我国就已经实施了空气污染信息公开制度,用了3年时间,从很落后的状态基本追赶上了发达国家的水平,所以公众对大气污染问题都非常重视。但在水污染信息公开方面,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
  
  再如,空气污染信息公开现在已经做到每小时一次了,而水污染信息公开方面,做得好的地方也仅仅是每周一报,其他地方有的是月报,更多的则是年报,甚至不报。检测指标虽然多,但公布的却很少。
  
  因此,马军表示,“水十条”必须借鉴“大气十条”的经验,让公众知情,形成共识,才有可能推动其真正落实。
  
  正视水安全“新常态”
  
  近年来,我国水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大旱、水污染、“水窝子里没水喝”等涉水“痛点”时常发作。然而,不少江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建设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水平,与全新的水情形势严重脱节,不利于保障水安全。正视水安全“新常态”,规划推进新水情形势下的治水工作已是燃眉之急。
  
  古人云,善治国者,必重水利。水利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是发展的基本保障,是涉及民生的头等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大规模治理河道、修建水库等众多水利工程设施,对减少水患、增加灌溉面积、推动农业生产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取得显著成效,更体现出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一些设施至今还在发挥积极作用。
  
  然而,在不少地区水情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如海河流域,不仅曾经通航的大运河已经基本无水,其余多条天然河流也长期断流,导致以往多条为消除水患而修建的工程设施使用率不高;在京津冀地区,人均水资源仅286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在洞庭湖区,一些市县“水窝子里没水喝”的尴尬局面已持续很久。可以说,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甚至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各地严峻的水安全形势是我们必须重视的“新常态”。相关部门应时刻紧绷保障水安全这根弦,彻底摸清我国河、湖、地下水等水资源新情况新变化,从长远着眼,在科学调研、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及时启动相关水利工程设施建设。
  
  水安全“新常态”对相关应对措施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要求。这要求决策者需要依据最新水情,结合区域内城市发展、人口分布等生产生活需求,及时规划、调整水利工程设施,推动区域内水资源分布空间均衡,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融入科学治水思维,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高屋建瓴地指出如何应对水安全“新常态”。各级政府部门应按照这一战略要求,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扩大投入力度,提高水治理能力,用科学方法和思维保障饮水安全,呵护我们共同的生命载体。
 
关键词: 面临 保护 全国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