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美丽火电厂:“江北水城”的电能之源

2014-11-26    来源:北极星节能环保网
0
[ 导读 ]: 水中有城,城中有水,江北水城正指聊城。聊城市地处山东省西部,临河南、河北,是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的交界。位于聊城市西郊的国电聊
“水中有城,城中有水”,“江北水城”正指聊城。聊城市地处山东省西部,临河南、河北,是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的交界。位于聊城市西郊的国电聊城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聊城公司”),既是山东西部电网的主要电源支撑点,又是华北电网与山东电网的联结枢纽,对改善山东电网的网架结构,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稳定性意义重大。

目前聊城公司总装机容量253MW,一期2台600MW机组2002年投产,二期2台650MW机组2009年投产,2台15MW生物质发电机组也于2009年投产。今年,聊城公司被国电集团授予“五星级发电企业”荣誉称号。

当被问及聊城公司发展14年来最引以为豪的是什么?在总经理姬庆云看来,一是安全,二是效益。“聊城公司自2002年投产以来,一直保持安全生产无事故,10月底已实现连续安全生产4430多天,而且从无亏损,即使在2008年全国火力发电厂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我们依然有1.2亿的利润。”

“人”是安全效益的保证

记者了解到,聊城公司今年的效益也很可观。截至10月底,共完成发电量116亿千瓦时,创造利润11.46亿元。“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全体员工的辛勤努力和持续推进的管理创新。”姬庆云告诉记者。“以人为本、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员工专注经营、创造效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据聊城公司企业管理专责王艳介绍,公司各项管理标准和业务流程制度健全,高效实用。仅燃料管理方面,就有10项管理制度,层层把关燃料供应、验收各个环节。在此基础上,为调动燃料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立了“燃煤管理”单项奖,加大了对燃料人员“超发电量”的奖励力度。今年1-10月份,聊城公司燃料人员因“超发电量奖”奖励金额达4.5万余元。

“除致力于管理创新外,公司还注重文化引领,着力为员工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党委书记侯兴喜介绍说,“通过长期的实践,我们探索出了‘技术党课’、‘青年讲堂’、‘创新工作室’三个学习平台,将‘教’与‘学’融入企业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在全公司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创新氛围,真正起到了‘人才孵化器’的作用,提高了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激发了企业活力。”

青年员工付晋就得益于这样的平台建设。付晋原为汽机本体班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技工学校毕业,起点并不高。通过公司的学习平台和自己的努力,短短几年他便成长为班组技术骨干,还荣获山东省青年安全岗位标兵、聊城市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2012年他担纲成立“梦˙动力汽机专业创新工作室”,通过攻关活动,两年内完成了1至4号机组汽轮机冷端治理、4号汽轮机轴封漏气治理等11个重大创新项目,每年可为公司节约2000余万元。“梦˙动力汽机专业创新工作室”也因此被山东省总工会命名为山东省“劳模创新工作室”。

“像付晋这样的人,公司有很多。正是他们的不断努力,才实现了聊城公司装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指标日益先进、经济效益逐年攀升。”姬庆云表示。
“水中有城,城中有水”,“江北水城”正指聊城。聊城市地处山东省西部,临河南、河北,是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的交界。位于聊城市西郊的国电聊城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聊城公司”),既是山东西部电网的主要电源支撑点,又是华北电网与山东电网的联结枢纽,对改善山东电网的网架结构,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稳定性意义重大。

目前聊城公司总装机容量253MW,一期2台600MW机组2002年投产,二期2台650MW机组2009年投产,2台15MW生物质发电机组也于2009年投产。今年,聊城公司被国电集团授予“五星级发电企业”荣誉称号。

当被问及聊城公司发展14年来最引以为豪的是什么?在总经理姬庆云看来,一是安全,二是效益。“聊城公司自2002年投产以来,一直保持安全生产无事故,10月底已实现连续安全生产4430多天,而且从无亏损,即使在2008年全国火力发电厂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我们依然有1.2亿的利润。”

“人”是安全效益的保证

记者了解到,聊城公司今年的效益也很可观。截至10月底,共完成发电量116亿千瓦时,创造利润11.46亿元。“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全体员工的辛勤努力和持续推进的管理创新。”姬庆云告诉记者。“以人为本、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员工专注经营、创造效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据聊城公司企业管理专责王艳介绍,公司各项管理标准和业务流程制度健全,高效实用。仅燃料管理方面,就有10项管理制度,层层把关燃料供应、验收各个环节。在此基础上,为调动燃料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立了“燃煤管理”单项奖,加大了对燃料人员“超发电量”的奖励力度。今年1-10月份,聊城公司燃料人员因“超发电量奖”奖励金额达4.5万余元。

“除致力于管理创新外,公司还注重文化引领,着力为员工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党委书记侯兴喜介绍说,“通过长期的实践,我们探索出了‘技术党课’、‘青年讲堂’、‘创新工作室’三个学习平台,将‘教’与‘学’融入企业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在全公司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创新氛围,真正起到了‘人才孵化器’的作用,提高了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激发了企业活力。”

青年员工付晋就得益于这样的平台建设。付晋原为汽机本体班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技工学校毕业,起点并不高。通过公司的学习平台和自己的努力,短短几年他便成长为班组技术骨干,还荣获山东省青年安全岗位标兵、聊城市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2012年他担纲成立“梦˙动力汽机专业创新工作室”,通过攻关活动,两年内完成了1至4号机组汽轮机冷端治理、4号汽轮机轴封漏气治理等11个重大创新项目,每年可为公司节约2000余万元。“梦˙动力汽机专业创新工作室”也因此被山东省总工会命名为山东省“劳模创新工作室”。

“像付晋这样的人,公司有很多。正是他们的不断努力,才实现了聊城公司装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指标日益先进、经济效益逐年攀升。”姬庆云表示。
做负责任的国企

记者在走访时发现聊城公司3号机组正在进行供热改造。据生产技术部副主任杨光军介绍,改造完成之后可以满足聊城市50%市民的供暖需求。“不仅可以降低煤耗,还有利于关停燃煤小锅炉,改善大气质量。”杨光军表示。

“供热改造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聊城公司副总政工师路守军说,“除此之外,中水处理和生物质发电也是公司服务社会、清洁发展的又一亮点。”

据孙波介绍,聊城公司中水系统每天可处理城市生活污水5万吨,经过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变成中水,可满足二期机组90%的用水,既增加了聊城市市政收入,又减少了污水排放量,还减少了电厂黄河水的使用量,一举三得。“基本上100%的聊城市生活污水都被我们处理利用了,如果污水量再增加的话,我们还能处理。” 孙波称。

而路守军所说的“生物质发电”,指的就是国电聊城生物质发电公司。它是国电集团公司在山东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新能源发电项目。据生物质发电项目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石峰介绍,该项目利用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能源进行发电,不仅可以减少粉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每年还可为当地提供可靠的清洁电力能源约1.68亿千瓦时,产生的灰渣又可生产复合肥,是循环经济的典范。项目年消耗各种农作物秸秆20多万吨,可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5000多万元,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美丽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