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150亿吨水资源强撑200亿吨需求

2014-12-12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明年底前居民用水实行三级阶梯水价,级差为1∶1.5∶3

       城镇居民用水
 
       第一阶梯水量基数:原则上按每户月用水量不超过10吨确定
 
       第二阶梯水量基数:原则上按每户月用水量不超过15吨确定
 
       第三阶梯水量基数:超出第二阶梯水量的用水部分
 
       本报记者 赵红梅
 
       记者从12月9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加快推进全社会节约用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省通过实施农业、工业、生活节水工程建设,深化水价改革,节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我省年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有150亿吨左右。而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年需水量在200亿吨左右,缺口50亿吨左右。由于长期严重缺水,不得不靠超采地下水维持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7个大的地下水漏斗区,湿地面积比上世纪50年代减少70%以上,一些重大工业项目因缺水难以立项上马。同时,我省水资源短缺与水浪费现象依然并存,水资源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推进水价全面改革和提高全民节水意识依然任重道远。
 
       明年底前居民用水实行三级阶梯水价,级差为1∶1.5∶3
 
       发布会透露,我省将创新节水体制机制,全面推进水价改革。今后,农业重点推行定额用水、计量收费、节奖超罚的水价机制。工业主要是实行差别水价,差价范围由现行的8个行业扩大到所有行业的淘汰类和限制类生产设备。全省城镇居民明年底前将全面实行阶梯水价。
 
       我省出台的《河北省加快建立完善城镇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阶梯水价实施原则上以住宅为单位,一套住宅为一户。对家庭人口数量较多的用户,可凭有关证明向城市供水企业申请增加水量基数和期限,期满后可以申请延期,不申请延期的恢复原定水量基数。
 
       阶梯水量设置分三级,第一阶梯水量基数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水需求,原则上按居民家庭每户月用水量不超过10吨确定;第二阶梯水量基数体现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合理用水需求,原则上按居民家庭每户月用水量不超过15吨确定;第三阶梯水量基数为超出第二阶梯水量的用水部分。
 
       第一阶梯基本水价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制定,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第二阶梯水价按照补偿成本,合理盈利、促进节约的原则制定;第三阶梯水价按照充分体现水资源稀缺状况、有效抑制浪费的原则制定。一、二、三阶梯水价级差按1∶1.5∶3的比例安排。
 
       目前全省高效节水面积仅有2500万亩,大水漫灌仍较普遍
 
       农业用水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70%以上。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积极发展旱作农业、最大限度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着力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程。2009年以来,通过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现代农业县项目,重点在125个县(市、区)发展管灌、喷灌、微灌等高标准节水灌溉,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400多万亩,新增节水能力达8.4亿吨。
 
       尽管目前我省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农业用水量逐年下降。但我省农业用水浪费现象还比较普遍,据介绍,我省高效节水面积仅有2500万亩,大水漫灌还比较普遍。由于农业灌溉保证率降低,导致每年因地下水位下降,报废机井近万眼,大型灌区灌溉面积较上世纪80年代萎缩300多万亩。
 
       今后,在加快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同时,我省将大力推进节水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大力推广节水抗旱小麦品种、地膜覆盖、耕作保墒、秸秆还田、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强化节水灌溉管理,提高了灌溉水生产率。通过在试点区4市49个县实施“节、引、蓄、调、管”等综合措施,到明年2月底完成投资74.5亿元,形成7.6亿吨的地下水压采能力。
 
       我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达19吨,高于周边省市
 
       为减少工业用水的浪费,近年来,我省完善企业用水计量监控,强化单位产品用水定额管理。规模用水企业100%实现了用水计量。在钢铁、造纸等高耗水企业开展了节水型企业达标建设,累计完成了314家单位的水平衡测试工作。
 
       相关企业还加快实施工业节水技术改造,积极推广循环回用、串联使用、干输灰、干除渣、冲灰水回用和干炼焦、干除尘等节水技术,压减高耗水落后产能。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左右。
 
       成绩与差距并存。统计数字显示,我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9吨,远高于周边的天津8吨、山东12吨、北京14吨。缩小差距,还需我们在淘汰高耗水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新上高耗水项目,推广工业节水技术,优化用水循环系统等方面下功夫。
 
       全社会节水观念和自觉主动节水意识还有待提高
 
       针对城镇供水管网老化问题突出,跑冒滴漏现象比较严重的问题,各地大力推广节水型卫生洁具、阀门、水嘴等产品,目前城镇居民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0%以上,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已降低到16%。各地还在城市新建小区全部实行“一户一表、IC计量”,在老旧居民小区进行了40余万户的水表计量出户改造,居民用水计量设施安装率达到98%。
 
       尽管如此,全社会的节水观念和自觉主动节水意识还有待提高,在一些单位和公共场所还存在费水现象。据介绍,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严格水资源管理。近年来,我省严格限制取用地下水,从2005年开始,有计划地推进城市自备井关停工作,全省共关停自备井3500多眼,但还有个别企业存在私用自备井现象。为此,今年6月,省政府公布了全省平原区地下水超采区、禁采区和限采区范围,并明确在禁采区内,除应急供水外,严禁开凿取水井;在限采区内,除应急供水和生活用水更新井外,严禁开凿取水井。
 
       ■链接
 
       到2030年我省仍年缺水10亿吨左右
 
       “根据预测,到2030年,全省总需水量约240亿吨左右,考虑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实施,引黄水量充分利用后,可供水量最多为230亿吨,缺口仍有10亿吨左右。”据省水利厅副厅长张铁龙介绍,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和引黄工程实施后,会增加河北水资源供给总量,但综合考虑生态和农业需水,缺水问题依然存在,缺水将是我省长期面临的严峻形势。 
 
 
关键词: 需求 水资源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