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新电改进入破题之年 配售电业务放开成最大亮点

2015-01-20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0
[ 导读 ]:沉寂了12年之后,新电改进入了破题之年,电力改革终于要在2015年正式拉开帷幕。有消息称,《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

沉寂了12年之后,新电改进入了破题之年,电力改革终于要在2015年正式拉开帷幕。

有消息称,《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电改方案”)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下一步将交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讨论,待批复后择机发布。有参会专家透露,新电改方案基调为“四放开、一独立、一加强”,即输配以外的经营性电价放开、新增配电业务放开、售电放开、发电计划放开,交易平台相对独立,加强规划。方向是先试点总结经验,再推广。

配售电业务放开成新电改亮点

2014年12月,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在公开会议上表示,电价改革大的思路无非两件事,放开两头管好中间。区分竞争性和垄断性的环节,政府单独核定收配电价,要严格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在生产和销售两头,居民用电、农业用电、公共设施电力价格以外,由参与市场交易的发电企业、用户和市场化的受电主体自己定价。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市场化步伐,提升整个市场体系的活力。

卓创能源分析师王晓坤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一轮电改的最大亮点,在于通过输配电价独立而实现电网企业经营模式的改变——不再参与电力购销,而专注于电力输送及有关服务。

配售电业务的放开备受关注,包括高新产业区、发电企业、公共服务行业公司、分布式电源用户、社会资本成立的独立售电企业等五类主体有望获得售电牌照。

而这恰恰与深圳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方案相符合。在深圳此次改革中,电网不再作为电力交易主体,而是扮演输配电服务商的角色,过去电网依靠买卖电获取购销差价的盈利模式被打破。政府部门以电网有效资产为基础,核定准许成本和准许收益,以成本加成的方式固定电网总收入,并公布独立的输配电价。

深圳试点按“放开两头、监管中间”的思路,输配电价确定后,国家按照管理公用事业的模式对电网监管,在此基础上鼓励发电、售电侧竞争。有专家认为,深圳此次试点抢占先机,试点的成果将会有历史借鉴意义和价值。

新电改畅通电力交易“买卖双方”

说起电力改革的开端,“5号文”不可不提。2002年,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即“5号文”),提出“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四大改革任务。但是该方案实施两年多即陷入泥潭。

“新电改方案”明确提出,逐步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开放增量配电投资业务,鼓励以混合所有制方式改革配电业务。同时有序推进售电侧市场改革,允许符合条件的高新产业区或经济开发区组建独立的售电主体直接购电、允许社会资本投资成立独立的售电企业、符合条件的发电企业投资和组建售电公司进入售电市场,允许拥有分布式电源的用户或微网系统参与电力交易,鼓励供水、供气、供热等公共服务行业和节能服务公司从事售电业务。

从国外经验来看,放松对于发电侧和售电侧的管制,对电网自然垄断环节进行严格监管,是世界各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普遍选择。我国传统电力交易方式是买卖双方互不见面,由电网企业统购统销。发电企业和用户只能被动接受政府定价,没有价格谈判权。

从我国目前的电力管理体制来看,电力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信息的交流和传递是不顺畅的,电力用户缺乏选择权和议价权。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是电价改革,而电价改革最关键的一环就在输配电价。电网具有自然垄断性,根据电网的实际成本确定输配电价对于建立一个有效的电力市场至关重要。

然而,据王晓坤介绍,目前我国在电网实际成本清算这块并不是对外公开的,这也就使得价格信号难以向用户传导,带来煤电矛盾以及周期性电力短缺等问题。如果有一天电网实际成本对外公开的话,那也就说明我国的电力改革已经十分深化了。

有业内人士担忧,新电改之后社会平均电价或先降后升。对此王晓坤分析,先低价原因在于售电侧放开之后,发电与买电双方直接交易,省去了中间差价,必然使得电力成本降低,成本低了,这些企业第一反应肯定是要降一些价格,来争夺市场。后期价格会上涨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随着后期经济回暖、电力需求增加,电价则会出现上涨的态势。虽然国家电网不垄断了,但是发电企业可能又开始垄断电力市场。毕竟目前国家的发电量主要来自于几家重要的发电企业。目前国内发电市场竞争不充分,很可能会出现发电商操纵市场的可能性。因此必须重新组合,尽可能规避发电商操纵市场的情况发生。同时王晓坤表示,她不认为电价短期会上涨,因为这与国家电力改革是相背离的,既然要破除电网的垄断,肯定要避免发电企业再垄断起来。

虽然售电侧放开的具体细则还有待明确,但投资者的想象空间早已打开。售电侧市场开放后的总收入是万亿级别,而净利润将是千亿级别,市场空间极大。对于哪类对象会在最初比较容易进入售电市场,电力专家曾鸣对媒体表示,首先是发电公司,他们在每个地方都有分公司,可以直接在当地搞售电机构,这样他制造的电,可以直接对接到用户。原来是找电网调度,现在有了下游用户,电卖给谁有着落了,所以发电公司会很热衷进入售电侧。第二类就是,供电局原有的抄表等机构,关系资源很熟悉,他们可能也会进来。第三种,就是节能公司,节能公司可以帮助用户节能减排,优化曲线,在售电机构中有很强的竞争力。至于民营企业,生产低压设备的设备商进入的意愿会比较强烈。

 
关键词: 最大 亮点 放开 业务 进入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