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香港垃圾深圳愁

2013-12-02    来源:经济观察报
0
[ 导读 ]:一场由香港垃圾场突发大火导致的跨境污染问题,正在引发深圳市民对香港垃圾围城深圳问题的忧虑。
一场由香港垃圾场突发大火导致的跨境污染问题,正在引发深圳市民对香港垃圾围城深圳问题的忧虑。

11月25日,一年一度的深港合作会议在香港举行。深圳市长许勤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这次深港合作会议对加强跨界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问题专门进行了讨论,香港政府对深圳方面的关切作出了积极回应。

许勤表示,双方将进一步提升合作层次,研究成立有关专责工作小组,并在粤港合作应急通报机制之下,进一步细化两地应急通报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共同努力提升区域大气、水环境质量。

同会的香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对打鼓岭垃圾场火灾事件表示“不好意思”。这被视为香港方面对跨境污染事件作出的首次道歉。

林郑月娥进一步表示,港方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环保管理相关工作。她同时对深圳市政府提出双方共同成立“跨境污染治理联合专责工作小组”的建议表示赞成,要求香港有关部门积极跟进。

11月8日,距深圳边界仅有1.5公里的香港打鼓岭一电子垃圾场发生火灾,大量废气向西北方向扩散至深圳中心区,造成罗湖、福田、南山、宝安等区域等出现刺鼻异味,长达数小时之久。

11月11日,深圳20多位人大代表联名向深圳市人大提出闭会建议,紧急呼吁深港双方成立联合调查组,全面评估此次事故危害和影响,并向社会公布调查评估结果。他们希望,香港特区政府能从深港两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发展考虑,重新评估所有垃圾堆场或填埋场的选址对深圳特区未来空气、水源及土地等各方面可能带来的危害与影响,立即或限期关闭邻近深圳沿线的所有垃圾堆场或填埋场。

11月21日,深圳市8名人大代表在乘船视察深圳湾污染的同时,还考察了屯门垃圾堆填区。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勤直指香港方面沿深港边界布局垃圾填埋场是“以邻为壑”。

三大垃圾场环绕深圳

为处理香港近900万人每天产生的约1.5万吨垃圾,香港目前正在使用的垃圾填埋场共有三个,分别是屯门填埋场(110万平方米)、打鼓岭填埋场(61万平方米)和将军澳填埋场(100万平方米)。其中除将军澳填埋场已近饱和之外,其他环绕港深边界的两大填埋场均有扩大规模的计划,并被视为今后香港垃圾的主要填埋区。

屯门垃圾填埋区为香港正在使用的最大的垃圾填埋场,其位置与深圳经济商业中心之一的蛇口仅一水之隔。

市民刘胜林常在深圳蛇口东角头海滨钓鱼,他指着对面香港海岸边一大片隐约透出蓝白色光亮的位置告诉记者:“那就是香港的屯门垃圾填埋区。”

刘胜林说,尽管有一湾海水将深圳蛇口与香港新界的屯门隔开,但对面垃圾填埋场散发出的恶臭仍不时随风飘过来,“戴口罩都没有用,按照垃圾处理专家的说法,填埋的垃圾中含有的硫氮氢等成分在厌氧的情况下会生成硫化氢、氨气,臭味浓烈。”刘胜林说。

在香港屯门白坭村的一个山坡上,记者看到了屯门垃圾填埋场的全貌,面积上百公顷的巨大垃圾填埋场横亘在山坡和海水之间,在大片覆盖着蓝色塑料薄膜以及污水池的之间的道路上,无数运载垃圾的重型卡车穿行其间。整个区域恶臭扑鼻,车辆驶过尘土飞扬。

一位林姓的白坭村村民告诉记者,最近附近滋生了大量苍蝇,村民都认为源头就是填埋场的垃圾,尽管食物及卫生局多次派人前来调查了解情况,但尚未有结果。他表示,附近屋邨的村民由于垃圾场而深受其害,他们曾多次通过议员陈情及示威抗议等方式反对扩大垃圾填埋区规模。

事实上,为解决香港未来几年的垃圾处理问题,扩建垃圾填埋场已是当务之急。

在香港政府的一份规划中,经济观察报记者看到,屯门填埋区将在现在100余公顷的基础上再扩200公顷。此举意味着深圳蛇口市民面对的垃圾场的面积将扩大三倍。

深圳市人大代表联络员敖建南表示,港府计划扩建的堆填区,全都靠近深圳闹市区的罗湖、福田、南山,上述垃圾填埋区渗透泄漏的污水则随着水流将流入深圳河,最后汇入深圳湾,污染水源环境。

远水难解近渴

香港环境局的公开数据显示,在香港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中,有48%通过循环再造利用,剩下的52%则需要通过填埋进行处理。

香港环保NGO组织绿色行动组织负责人刘全熊表示,香港曾一度将垃圾焚烧作为垃圾减量的主要方式,但由于技术相对落后,随着环保规章要求的提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被陆续停用拆除。随着垃圾处理日益严峻,香港政府全力推进垃圾的分类回收,以此提高垃圾的循环回收率。“48%的循环利用率在全世界都是很高的水平了。”刘全熊说。

尽管如此,刘全熊称,生活垃圾中的一大部分,例如厨余以及建筑垃圾等等难以利用部分仍然需要通过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

以焚烧的方式减少垃圾数量,同时又可发电获取能源,这引起香港政府的兴趣。2012年,香港城市规划委员会开始计划在香港离岛石鼓洲建设新一代垃圾焚化炉。

据了解,兴建新一代焚烧炉的计划已在2013年得到落实,该焚化炉预计于2020年建成,届时每天将能够处理3000吨城市废弃物,焚烧之后的废弃物体积将缩小90%,同时在处理过程中还可以得到大量电能。

不过,香港政府面临的紧迫问题是,目前正在使用的三个堆填区面对香港每天上万吨的垃圾,急速趋向饱和,并都将在2014年至2018年间被填满;而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减少垃圾填埋的最终落实又尚需时日,因此扩建垃圾填埋场的计划属当务之急。

根据相关计划,目前容量为6100万立方米的屯门填埋区,将会增加2000万立方米,使总容量达到8100万立方米。预计在2014年将军澳堆填区关闭后,屯门堆填区每天接收的垃圾量将比目前多1000至2000吨。

发展思路制约深港融合

香港打鼓岭电子垃圾场火灾引发了跨境污染事件发生之后,很多市民对一直以来作为深港融合先行机制之一的深港突发环境事件通报机制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经深圳市人居委证实,在2007年建立于2011年进一步完善的深港突发环境事件通报机制中,深港双方曾经商定,将就有可能影响对方的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实现信息互享,以便共同保障深港两地人民的生活及生态环境。

然而,由于发生火灾的打鼓岭地区靠近港深边境禁区,长期以来相关设施阙如,距离深圳最近的香港环境监测位于元朗和大埔,导致香港环保署自始至终没能掌握相关情况。直至深圳方面进行查询之后,香港方面才了解到情况异常。深圳人居部门据此认为香港方面并不存在隐瞒通报污染情况一说。

这暴露出深港之间的融合发展方面,一直以来香港方面在思路上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年的港英当局一度将港深边境二三十公里的范围划为边境禁区。作为距离香港中心区最偏远荒僻的人烟稀少之地,布局垃圾填埋场、屠宰场以及废物回收点等有污染的设施。

缘于上述思路的惯性,即使在特区回归十余年之后的今天,深港边界仍然呈现巨大反差,一边是灯红酒绿的繁华市区,另一半则仍然是荒草丛生人迹罕至的荒凉境地。“深港之间优势互补的空间很大,但由于长期以来在发展思路上的差异,导致很多方面实际上仍然是各吹各打,难以形成合力,白白浪费了很多宝贵机遇”,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

他认为,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事例就是河套开发。位于深圳与香港之间的河套地区,是由深港双方在1997年合作治理深圳河截弯取直后形成的1平方公里土地,所有权属于深圳市,但因位于深圳河香港一侧,故由国务院确定归香港方面管理。

该人士介绍,从边境工业区到展览中心甚至为香港服务的大型肉类加工厂,香港方面一直从自身角度出发提出设想,“对于深圳来说,河套确实城市中心的黄金地块,以此衡量,上述劳动密集型的开发思路显然难以契合深圳的发展定位”。“十几年间设想无数,最终由于双方之间在发展思路上的差异而长期搁置,至今仍然是荒地一块。”上述人士表示,就此意义上来说,真正意义上的深港融合的步子尚未迈出,双方合作发展的机遇也一步步流失。

他表示,以此角度来观察,才能明白为什么香港垃圾填埋场会沿港深边界布局,最终导致香港垃圾围城深圳的情况。
 
关键词: 香港垃圾 深圳愁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