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贵州地下水环境有了“保护伞”可防地下水污染

2015-05-14    来源:黔中早报
0
[ 导读 ]:日前,由贵州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组织完成的《2014年贵州省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项目在北京顺利通过国家技术验收。

日前,由贵州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组织完成的《2014年贵州省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项目在北京顺利通过国家技术验收。贵州省作为国家首批4个试点省份之一,自2011年启动实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项目以来,围绕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和典型污染源“双源”清单,逐年开展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建成了全省地下水环境信息图集,为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信息支持,防范因地下水环境引起的污染事故。

2011年开展试点后,推进调查评估试点,完成全省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实施方案、技术指南和组织实施模式。2013年,汇集了“十一五”以来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相关数据,推进全省9个市(州)代表性水源地、重点污染源以及典型区域的调查评估。2014年,根据汇总数据系统分析评估区域内地下水环境问题及成因,研究提出辖区内地下水环境保护对策,编制各市(州)调查评估报告,完成数据库建设,绘制地下水环境信息图集。在已有地下水饮用水源地、重点工业园区、矿山开采区和石油化工生产销售区等调查对象的基础上,又新增了危废处置场(区)、集中式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等调查类型。考虑到该省喀斯特的特殊地质地貌结构及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取水方式,为了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我省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的水质情况,省环保厅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在开展常规水质监测工作时,在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细菌学指标采用粪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不再参与评价。今年,《2014年贵州省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正式出炉,形成了完整的数据库和全省地下水环境信息图集,达到环保部项目技术验收条件。

此外,北京金水永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贵州省地下水信息监测管理系统软件》,通过加密二维码技术对地下水监测井进行标识,构成了对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从点到面,从历史记录到当前状况空间与时间的全方位管理,信息管理范围涵盖了地下水监测井从建井、采样、维护到废井等全部过程,为该省地下水监测井设施及相关设备档案管理和地下水监测数据库管理等提供了信息化支撑。

 
关键词: 污染 环境 贵州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