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可再生能源将拉动储能需求 “光伏+储能”模式受热捧

2015-05-21    来源:电池中国
0
[ 导读 ]:近年来,分布式光伏发电及微电网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热点应用。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的项目数据库资料,截至2013年底,美国、中国及欧洲是分布式光伏发展最快的国家及地区。

近年来,分布式光伏发电及微电网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热点应用。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的项目数据库资料,截至2013年底,美国、中国及欧洲是分布式光伏发展最快的国家及地区。其中,美国在项目数量及装机容量方面均占据世界首位,中国位列第二。

业内人士表示,储能技术作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及微电网的关键支撑技术,未来应用潜力巨大。随着全球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拉动储能市场扩大,而“分布式光伏+储能”的应用模式,也日益受到市场热捧。

美国“光伏+储能”发展势头迅猛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分布式光伏+储能”应用系统近年来在美国的发展势头迅猛。

政策方面,“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近几年持续得到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鼓励。据相关机构预测,在政策鼓励下,美国分布式光伏市场将持续快速发展,这也将进一步带动储能市场发展,预计到2018年,美国的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10亿美元。

从市场层面看,美国目前在光伏发电和储能电池两大领域,已经有多个企业进行了相关实践,包括脱网储能电池的集成安装、屋顶光伏业务等,而企业的参与也会不断推动研发,令储能技术加速发展。

在技术支撑下,光伏系统与储能电池的成本将会持续下降,“光伏+储能”系统从长远来看,其潜在的市场效应远大于早期的政策刺激和补贴。在此情况下,人们将会越来越明显地体会到“光伏+储能”系统的可靠性与经济性,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放弃传统的公用事业供电,而转向“光伏+储能”的自发电存储能源模式。

据落基山研究所(RMI)发布的《负荷脱网的经济性分析》报告,目前在美国电价较高的夏威夷地区,“光伏+储能+电网”的模式已经比单纯依靠电网更具经济性。在未来10-15年里,包括加州、纽约州和得克萨斯州在内的3个地区也将达到这一水平。

我国光储市场仍有待深度开发

近年来,我国政府将可再生能源上升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按照我国能源局规划,到2020年,我国分布式发电的装机容量将达到2.1亿千瓦,占全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量的11%

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推进、经济性的提升、以及市场需求的夯实,我国分布式光伏市场正在逐步走上正轨,这也给未来“光伏+储能”模式的发展打下基础。

据了解,“光伏+储能”模式在运行过程中有很多独特优势。首先,可以辅助电网调峰,让电网运行更稳定;第二,储能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在提高光伏利用率的同时,能够让用户侧用电可调可控,加强了用户对用电成本的管理控制;第三,有储能参与的光伏利用更加灵活有效,对用户侧并网运行有一定益处。

然而,“光伏+储能”应用模式目前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4)》显示,包含储能系统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及微电网项目主要应用于社区、工业、商业、户用、偏远地区,及军事等领域。其中,社区类的项目数量最多,占所有项目数量的50%,主要分布在美国和日本;其次是海岛和偏远地区类储能项目,分别占总项目数量的12%和9%,主要分布在中国和美国。因此,我国用“光伏+储能”模式解决社区居民用电安全,以及解决无电人口区的“光伏+储能”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有待深度开发。

此外,储能成本问题也是阻碍我国“光伏+储能”发展的重要原因。对于企业来讲,在没有相关政策补贴的情况下,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以此推动产业化发展;而对于终端用户来说,高昂的成本成为阻碍光储应用的一大门槛。

 
关键词: 模式 需求 拉动 能源 再生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