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广东清城市区垃圾处理中转站建设遭遇尴尬

2015-05-28    来源:南方日报
0
[ 导读 ]:为何垃圾中转站堂而皇之放置居民区中?这个零距离与市民接触的垃圾中转站何时搬离?日前,南方日报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走访。

“哎,垃圾站又开始臭了……”叹息完,邱小姐默默关上西向的窗户,开始做早餐。自家楼下的垃圾中转站已经使用了14年,这样的生活就持续了14年。

这个垃圾中转站位于新城区3号区新城客运站对面的新民六巷和吉信街交界处。仅一步之遥就是小区居民的住宅,周边还有餐饮商铺。邱小姐曾联合周边居民多次投诉,但至今未获解决。

为何垃圾中转站堂而皇之放置居民区中?这个零距离与市民接触的垃圾中转站何时搬离?日前,南方日报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走访。

垃圾中转站“比邻”居民区14年

日前,记者在该中转站看到,门口停着两辆垃圾运送车,三四名工人正在清理中转站的垃圾,路边溢出不少污水,空气中弥漫着臭味。中转站旁边有一栋建筑,大门紧闭,大门上写有K51社保局配变站字样文字。在中转站后面,停放着六七辆手推垃圾清理车,车旁堆放着十来袋用黑色口袋装的不明物体,有两个工人正在清理运来的垃圾,路边有不少污水溢出,臭味很大。

邱小姐说,随着夏天到来,气温逐渐升高,臭味也会越来越大,每年都是这样,严重影响周边住户的日常生活,“希望赶紧搬走!”

垃圾中转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垃圾站主要服务于周边住宅小区、商铺,将周边垃圾集中运送到中转站,并进行压缩后,转运送到其他站点进行处理。在压缩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一些臭味、污水。

清城区城市综合管理局副局长郑柏艺也证实,附近小区的垃圾,都是通过垃圾车回收并运送到垃圾中转站,然后经过分类、压缩。也就是说,这里只是对垃圾进行初步处理,然后再运送到垃圾处理站集中处理,“由于新城只有3号区垃圾中转站,所以暂时不能关停。”

新城片区仅有一座垃圾中转站

记者从清远市城乡规划局用地规划管理科了解到,新城片区规划有4座垃圾站,广清大道东西侧各两座,而实际情况则是,新城片区目前仅有一座垃圾中转站,也就是3号区的垃圾中转站。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旧城片区、新城片区所有垃圾中转站不超过10个。

郑柏艺介绍,新城片区平均每天产生的垃圾约为150吨左右,而3号区的垃圾中转能力仅为30吨左右,所以大量的垃圾都是运到莲塘垃圾中转站和下廓街附近的垃圾中转站进行处理,“三个中转站都是超负荷运转,导致在作业过程中,难以避免对周边群众产生影响。”

同时,由于大量的垃圾需要进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也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这样的情况下,必须新建垃圾中转站来处理新城片区垃圾问题。

郑柏艺说,2014年曾规划在文明路附近新建B-12垃圾中转站,但由于规划部门没有通过规划审批,所以也无法动工建设,“旧的不够用,新的不能建就是目前垃圾中转站的现状。”

B-12垃圾中转站难获市民认可

为何B-12垃圾中转站不能开工建设?原来在规划公示阶段,该垃圾中转站就引起市民强烈反对而被叫停。

记者从200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CJJ117-2009》了解到,转运站应设置在生活垃圾收集服务区内人口密度大、垃圾排放量大、易形成转运站经济规模的地方,以有利于提高建设投资效益和运营管理,同时又必须注意防止二次污染。

转运站选址避开邻近商场、餐饮店、学校等群众日常生活聚集场所,主要是避免垃圾转运作业时的二次污染影响甚至危害,以及潜在的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社会或心理上的负面影响……若必须选址于此类地段时,应从建筑结构或建筑形式上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或完善。

那B-12垃圾中转站符合这样的选址吗?清远市城乡规划局用地规划管理科相关工作人员介绍,B-12区垃圾中转站征地面积4300平方米,实际建筑面积930平方米,属于大型的垃圾中转站。该垃圾中转站周边小区楼盘较多,如朝南维港、帝景豪园等,“从服务区域、交通情况等综合因素看来,该选址是周边最理想的。”

郑柏艺也表示,B-12垃圾中转站到周边住户直线距离超过50米,而中转站又采用密闭式操作,不会对周边居民造成影响。

但这样的说法难以得到市民的认可。家住朝南维港的何先生告诉记者,他去市内垃圾中转站了解后,发现每个垃圾中转站都是臭气熏天,周边100米以内都可以闻到,“建成后对周边群众的身体造成危害,谁来负责?”

此外,噪音污染也是市民担心的问题之一。龙汇领峰的张小姐告诉记者,之前有小区业主去莲塘垃圾中转站测试过,作业时的声音已经达到70分贝,如果垃圾中转站运营时间过长,势必会对周边住户产生影响。

去年,清远市城乡规划局举行现场听证会,由于市民的强烈反对,导致该规划没有通过,该项目也被叫停。

记者了解到,清城区将在人民三路新建E-17垃圾中转站,但目前仍在征地阶段,离建成还有一段时间。

■业界声音

增加数量 提高效率

破解垃圾处理难题

随着清远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多,对垃圾处理的需要也越来越高,但目前的垃圾处理无法满足需求,而新建的垃圾中转站又受到市民反对而被叫停。清远的垃圾中转站设置合不合理?要如何破解垃圾清理难题?记者联系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环卫协会副会长单位负责人曾春航。他表示,增数量、提效率,才能破解垃圾处理难题。

曾春航介绍,市民不认可是清远垃圾难处理的原因之一,但在广州市海珠区、天河区等地,有一些垃圾中转站建在一楼,而就在该楼层二、三楼就是办公区域,更高的楼层还有住户,可见只要做好处理工作,是不会对周边居民造成影响的。而B-12垃圾中转站不管是距离、作业方式等都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做到了通风除臭等要求,是可以建的。

他也提到,目前清远的垃圾中转站太少,垃圾处理时间过长,所有的中转站都是超负荷工作,影响自然很大,“如果垃圾中转站多了、处理效率高了,自然就解决垃圾处理难题。”

 
关键词: 遭遇 尴尬 处理 垃圾 广东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