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之路

2015-06-08    来源:分享汇微信
0
[ 导读 ]: 根据国外行业发展历程来看,垃圾处理一般都经历了卫生填埋、垃圾焚烧、资源回收利用三个阶段,并已形成了“源头避免-资源利用-末端处置”的源消减管理战略。目前,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应用并成为主流方式,领先企业纷纷通过并购延伸产

纵观国家政策走向,快速城镇化所带来的公用事业设施缺失,成为固废处理行业的重要驱动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是未来我国的战略规划,在此背景下,除了大城市外,中小城镇、新农村环境治理也将成为环境产业的新兴服务领域,垃圾处理设施将向中小城镇进一步覆盖。2015年垃圾处理领域将会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一、垃圾焚烧处理市场优势明显

近年来,环保政策驱动和国家对PPP模式的提倡为环保产业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根据“十二五”规划目标,到2015年,焚烧处理设施能力达到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35%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达到48%以上。

根据国外行业发展历程来看,垃圾处理一般都经历了卫生填埋、垃圾焚烧、资源回收利用三个阶段,并已形成了“源头避免-资源利用-末端处置”的源消减管理战略。目前,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应用并成为主流方式,领先企业纷纷通过并购延伸产业链、抢占市场份额并进入细分领域,这也将成为我国未来垃圾处理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目前我国垃圾处理已经进入焚烧阶段且处于行业快速成长期,预计未来几年焚烧仍将是我国的主流技术,未来将逐步向资源化方向发展。根据“十二五”规划目标,“十二五”末我国焚烧处理设施能力要达到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35%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达到48%以上;“十二五”新增垃圾焚烧处理能力22.3万吨/日,处理能力达到30.8万吨/日,新增焚烧厂逾100座。由此,“十二五”我国垃圾焚烧市场高速增长,且“十三五”会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新增焚烧能力继续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且项目平均规模大,并逐步向中西部及二三线城市转移但项目平均规模有所下降。商业模式上已从传统BOT向DBO、O&M、EPC等延伸,未来将逐步向PPP模式发展,并转战综合环境服务。

焚烧行业的布局抢滩已日趋激烈,焚烧市场占有率靠前的12家企业合计市场占有率达65.84%。领先企业纷纷由单纯的运营向全产业链延伸,并通过并购快速切入和占据市场。随着国家在特殊领域垃圾处置目标的确立,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污泥处理、危险废弃处理等领域内的产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市场需求开始快速上升,开始进入行业成长期,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国内多家大型环保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都纷纷布局污泥处理行业,形成了干化焚烧、协同焚烧、脱水填埋等几条较为清晰的技术路线,国家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协同焚烧技术的发展地位。危废行业的布局抢滩也已经开始,苏伊士、威立雅等国际公司和光大等环保企业纷纷通过并购快速切入市场。此外,危废行业壁垒较高,行业发展将显著受益已有的市场参与者。随着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的日趋严格,政府或业主将主动寻求专业运营托管、资产转让等渠道。未来危废市场项目的建设重点将转向解决技术上较难处理的二次污染问题,拥有核心技术的专业公司相比单纯投资型企业,将获得更明显的市场优势。

二、垃圾填埋效益魅力仍存

就填埋行业而言,我国已处于行业成熟期,根据“十二五”规划目标,“十二五”末我国填埋处理设施能力仍占无害化总能力的59%;“十二五”新增垃圾填埋处理能力16.9万吨/日。由此,“十二五”我国填埋市场稳中有降,未来中小城市填埋场的建设将保持增长趋势。商业模式上现已开始逐步向园区建设和综合环境服务发展。

目前我国填埋行业以政府投资运营为主,仅有少量特许经营项目。领先企业一是技术含量较高,能够提供渗滤液处理工程一体化服务;二是注重资源回收利用,如填埋气发电等;三是以投资公司为平台,通过并购等手段快速切入和占据填埋市场。

三、餐厨垃圾处理市场快速打开

当下,餐厨处理行业尚处于成长期,餐厨垃圾处理的企业已渐成规模,但还没有出现具有明显优势的行业龙头,市场集中度不高。专业餐厨垃圾处理企业不仅面临以垃圾焚烧发电为主业的重资产公司和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龙头企业进入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专业化企业之间竞争也在加剧,企业需要在技术、资金、战略定位、商业模式等上修炼内功。

随着餐厨垃圾处理市场的逐步发展,市场将在未来加速释放。2014年,多家公司在餐厨垃圾处理领域斩获项目,各公司将在2015年迎来市场集中爆发期。技术保障、资金支撑、政府资源三者将决定餐厨垃圾处理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资金、技术、经验等优势的企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行业龙头企业将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餐余垃圾以及土壤修复领域在国外的垃圾处理经验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因技术层面暂未有所突破,国内进展较慢,但仍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早已有海外巨头抢先布局餐余垃圾处理这项领域。

四、垃圾收运市场逐步开启

目前,国内垃圾收运系统的投入远远落后于处理系统,企业往往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焚烧和填埋等后端环节。但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垃圾收运的完善和优化对垃圾综合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国外废物管理公司经验来看,50%的垃圾处理收入来源于垃圾收运。由此可见,垃圾清扫、收运的潜在市场很大。进军垃圾收运系统将成为垃圾处理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垃圾收运市场尚属起步阶段,市场不规范、主体相对弱小、地方垄断强等诸多问题需要突破。未来,垃圾收运市场空间广阔,特别是农村垃圾收运市场潜力巨大,据E20研究院估算,垃圾收运蕴藏千亿级市场空间。

五、废弃电器电子处理渐渐露“暴利”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已于2012年7月1日正式实施,将使中国电子废弃物进入指定企业的定向处置阶段,保障公司在电子废弃物处理领域的优势得到发挥。基金补贴制度,使电子废弃物处理获取稳定长效的财政政策支持,为公司新增业务的快速成长与获取良好收益奠定了坚实基础。2013年12月,国家财政部颁布《关于完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等政策的通知》,规定将已建成的优质处理企业纳入基金补贴范围,同时,还明确规定了基金补贴企业的退出规定。该项规定对于优质处理企业取得处理资质和拓展规模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发布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2014年版)》中新增的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吸油烟机、监视器、移动通信手持机、电话单机等电子废弃物,大大扩大了电子废弃物收费处置的范围,使生产者支付处置费成为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企业的正常持久的收益,为公司等处理电子废弃物的企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持续利益增长。

国家支持生活垃圾处理、循环利用环保能源行业的发展,尤其对垃圾无害化处理相关行业,因此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发展前景良好,市场环境逐步成熟,随着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新的竞争者也会随之出现,竞争者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垃圾处置费下滑,不利于公司未来继续扩大市场份额或业绩增长。

六、危废处理市场持续升温

据统计,2013年,危废产生量4824万吨,但真正实现集中处置的比例不到35%。预计2015年危废产生量将达6000万吨。面对如此严峻的危废处理市场,国家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体系逐渐形成,制定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公布了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目录,发布了危废填埋、焚烧的污染控制标准与技术规范,建立了危险废物集中处置收费制度,促进了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发展。

此外,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已逐步成熟,投资力度也在加大,危险废物市场在逐渐升温,资本市场的关注度也开始提升。目前,危废处理市场参与者众多,但整体规模和生产能力偏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较少。

随着相关环保政策密集出台,环保产业成为景气度最高的新兴产业之一。产业资本向环保领域聚集,节能环保行业投资增速加快,市场空间打开,同时也带来了产业升级,行业竞争不断加剧。2014年,在有利政策的支持下,固废行业获得资本市场高度关注,交易活跃,并购和上市热潮迭起。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固废领域发生并购26起,涉及交易金额100亿元以上。优秀固废企业通过并购整合突破地域、规模、业务结构等发展瓶颈,现快速扩张。然而对大多数固废企业来说,未来还需紧紧抓住环保行业发展的契机,充分利用好政府鼓励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优惠政策及各项奖励,大力开发新型环保设备新技术产品和行业新市场,开拓垃圾焚烧发电、固废、医废工程项目市场新区域和工程建设。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