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中韩纺织的产业互补新变化

2015-06-23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0
[ 导读 ]:中韩自贸协定实施后,中国的商品,如纺织服装、有色金属、钢铁、机械设备等对韩国的出口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而韩国的机械设备、化工、液晶显示等行业企业,也可以更好地分享中国的商机。

中韩自贸协定实施后,中国的商品,如纺织服装、有色金属、钢铁、机械设备等对韩国的出口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而韩国的机械设备、化工、液晶显示等行业企业,也可以更好地分享中国的商机。从2005年起,中国就一直是韩国最大的纺织品与服装出口市场。到2013年,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国。到了今年,这一状况虽有所变化,但是巨大的中国市场发展潜力仍然吸引着韩国纺织企业。

据韩国业界人士表示,韩国企业将摆脱以纺织材料为主的出口模式,发展和扩大服装出口的市场战略,尤其要积极利用韩剧、K-pop等韩流要素开展服装营销,为进军中国服装市场打牢基础。

虽然中韩两国纺织品服装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的比重很小,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一直存在,但是两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具有互补性。从数据上看,2013年韩国对中国的纺织品与服装出口额为27.3亿美元,自中国的纺织品与服装进口额为63.2亿美元,出现35.9亿美元的逆差。2002年韩国在与中国的纺织品与服装贸易中首次出现4.1亿美元的逆差后,逆差走势持续12年。韩国在与中国的纺织品与服装贸易中的逆差规模在2000年中期已超过20亿美元,2010年至2012年分别增至26.3亿、35.4亿、31.1亿美元。

今年前5个月,韩国对华出口额为10.4亿美元,进口额为24.7亿美元,逆差规模达14.3亿美元。产生逆差的原因,主要是韩国化纤及服装出口额远远低于纱线、棉制品和羊毛制品进口额,这也是由于两国的纺织工业结构不尽相同所造成的。另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韩国服装企业纷纷将在中国的工厂迁至东南亚地区,由此韩国对中国的纺织品与服装相关材料出口规模大幅减少,这也导致纺织品与服装整体出口规模缩水。

相关链接:

今年服装资本市场贯穿的一条主线是“向外投资,向内整合”,即投资并购。而在A股火爆的形势下,A股服装企业往往是向外投资的多,美其名曰“转型”,因资本市场喜欢听故事,投新技术、新行业、新概念更能迎合资本市场。而在宏观经济缓行新常态、服装行业仍在调整复苏之时,以资本进行业内的并购整合仍是服装企业规模扩张的重要手段,这也是国外服装品牌集团扩张的常规路径。

这其中涉及到品牌价值问题,有长期品牌规划、战略下的并购整合能促进企业价值,从长远角度看,更有可能创造出高市值的上市企业,而不仅仅是短期的、PR式的、追逐热点的资本手段。

拉夏贝尔5月28日晚间公布,根据公司、杰克沃克、刘先生及上海诚懋订立的投资协议,公司同意向杰克沃克注资7500万元,其中注资1119万元以增加杰克沃克的注册资本及余 资以增加杰克沃克的资本公积。注资完成后,公司将直接持有杰克沃克约69.12%股权。

杰克沃克是同处于上海的一家休闲男装品牌。拉夏贝尔把其收至麾下,可称得上是其多品牌策略的延续。拉夏贝尔表示,投资表明集团多品牌策略的延续,并与集团选择性寻求策略联盟及收购机会的策略相符,并“更好地捕捉到中国男装市场的增长潜力”。拉夏贝尔作为以女装为主的公司,其并购策略似延续了“互补”的主线。今年2月份,拉夏贝尔以总价2亿元持股杭州黯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要品牌为淘品牌“七格格”)54.05%的股份。对于拥有5600多家的线下店铺、致力于推进O2O战略的拉夏贝尔而言,线上渠道是其短板,通过并购来补全短板。

在大多数A股服装企业热火朝天转型讲故事、对外投资资本运作时,更多的业内整合动作则来自于港股企业。另一桩重要的并购事件来自于都市丽人,其3月份宣布以9200万元人民币并购高端内衣品牌欧迪芬。以平价路线起家的都市丽人籍此向高端路线扩张,而其同时计划向华北等更低的市场扩张。向上发展,向下渗透,通过并购等手段,都市丽人正走在多品牌扩张的道路上。

 
关键词: 变化 互补 产业 纺织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