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重庆市乡镇污水处理厂遭遇瓶颈 采取PPP模式迎来发展春天

2015-06-24    来源:丰都新闻网
0
[ 导读 ]:近年来,重庆丰都县污水处理厂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运行效果却不如预期。

近年来,重庆丰都县污水处理厂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运行效果却不如预期。从去年开始,重庆丰都县着力探索采用PPP模式,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行、管理环节引入社会资源,使其能正常运转、放大效益。近日,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与重庆丰都县签订合同,接手重庆丰都县28家污水处理厂,使其实现效益最大化。

乡镇污水处理陷入僵局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乡镇污水处理越来越受重视,但是重庆丰都县由于财政薄弱,投入不足,导致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严重滞后。

重庆丰都县县共规划乡镇污水处理厂28个,日处理规模共计24633立方米,管网总长度约150公里,总投资约3.31亿元,光固定资产投资就高达2.317亿元。按规划,到2014年底,要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

但是,目前重庆丰都县仅修建了水天坪工业园区、社坛、十直、兴义、湛普、江池、董家、双路、龙孔、虎威、三元、龙河、仙女湖(景区)13个污水处理厂,不足总量的50%。

县环保局局长隆厚文介绍,按照市上要求,2014年,三建、树人、双龙等1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要开工建设。但由于财力不足,巨额的资金缺口导致所有项目停滞。

污水处理成本包括电耗、水耗、药耗、机械维修、职工工资福利、管理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财务费用,28座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后,年平均经营成本约1321.32万元,正常生产全年约处理污水899万吨,污水处理成本为1.47元/吨。如按污水处理单价0.56元/吨计算,全年的经营收入为503.44万元,收支相抵后,企业亏损0.91元/吨,如果加上固定资产折旧费和设备修理费等,亏损就更为严重。而目前,重庆丰都县大部分乡镇并没有征收污水处理费。

污水处理厂运行难达预期

已建成的乡镇污水处理厂中,高家镇、包鸾镇运营维护单位为县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社坛镇污水处理厂暂时由项目法人县弘丰抗旱服务有限公司代为运营维护,因此,各乡镇污水处理厂不仅位置分散,运行管理的主体和模式都不明确。

丰都县宏宇移民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宇告诉记者,以前没有一个固定的单位或者机构对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管理,13座污水处理厂,分别由几家企业或单位进行管理,出现了各自为政,处理规模小、工艺多样、单个运行成本较高的局面,导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

加上目前大部分乡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维护单位都为国有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在人员组织管理、技术升级创新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无形中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益。

已建的污水处理厂中,有8个建好后还未投入运行,树人污水处理厂因管网问题基本停运,水天坪和社坛镇污水处理厂因排放不达标亟需整改。

王宇介绍,乡镇污水处理厂的这些问题并不是丰都才有的,而是很多区县都面临的共同难题,各地都在摸索、尝试,希望找出一种既节约成本,又能发挥污水处理厂作用的全新的运行、管理模式。

采用PPP模式实行建设运营一体化

根据市上要求,今年年底之前,三建、树人、双龙等15个未建污水处理厂的乡镇必须建成投运。

重压之下,县委、县政府将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纳入“四个十”重点项目,组织发改委、经合局、环保局、财政局、移民局等部门到周边区县考察,探索乡镇污水处理厂的资金来源和建设、运营模式。

“我们到万盛、涪陵等地考察过,前来咨询、洽谈的企业也很多。”县经合局副局长徐永庆告诉记者,为了选择一家有实力、有技术、有成功运营经验的企业,他们从去年开始,先后跟多个企业进行过洽谈,思考过很多种合作、运行模式,县委、县政府也多次召开会议探讨,甚至对污水处理服务费也进行了测算,形成一份详尽可行的报告,最终确定采用PPP模式,实行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一体化。

污水处理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现成的、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不能采用招商的方式来确定社会资本的进入,经过多方论证,最终决定采取公开招投标,既保证了公平公正,也能确保引进的企业名副其实。用王宇的话说,这是经过科学论证后的慎重决策。

据悉,中标的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上市企业的子公司,资金实力雄厚,有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这家企业的进入,可以迅速降低成本,保证全县各污水处理厂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统一的处理工艺。

开启政企合作新征程

王宇介绍,目前,重庆丰都县正在进行乡镇各污水处理厂债权债务的清理及各项移交前的准备工作,县上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协调。项目正式启动后,将由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仙女湖、三建、树人、双龙、兴龙等14个乡镇的污水处理厂,对水天坪工业园区和社坛镇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并对除庙嘴污水处理厂之外的28个污水处理厂进行运营管理。特许经营期为20年,总处理规模为每日2.88万吨,出水水质要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

“采用PPP模式后,污水处理厂由企业投资建设,县财政逐年补贴建设费用并支付污水处理服务费,这样就分摊了成本,减轻了资金压力。同时,污水处理厂由企业运营,政府部门监管,也保证了出水水质。”王宇说,项目运行后,将由县环保局牵头,对各乡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在线监测,若出水水质不能达到排放标准,将采取行政手段予以处罚,确保污水处理厂能正常、有序运转。

王宇说:“目前,公益性项目还没有成熟的PPP模式,丰都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一体化项目的实施,是一种创新,也可以为其他区县提供成功的经验。”

链接

PPP模式,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即公私合营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2014年4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的政策措施,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部署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工作。

2014年7月22日,重庆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PPP投融资模式改革的工作方案》,指出推进PPP投融资改革,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手段。

2015年4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强调在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开展特许经营,被认为是PPP推进的基本法。

短评:

引导社会投资流向基础设施建设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融资模式日趋多元化,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频出政策鼓励创新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PPP模式成了各级政府大力推广的方向,是未来融资的大势所趋。

一直以来,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建设都是政府投资的“大头”,因为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影响了投资积极性,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缓慢,同时也为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多数基础设施建设都是由政府负债投资。如何找到资金、利用好资金,成了政府必须思考的问题。

随着对PPP模式的大力推广,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的资金难题找到了突破口。就污水处理而言,实行PPP模式后,一方面引进社会资本来建设污水处理厂,缓解了财政的投资压力,另一方面,政府部门根据污水处理的效果支付污水处理服务费,并进行监督,这样就能充分发挥了政府部门的职能优势和企业的技术特长,从而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益,也为群众营造了良好环境。可以说,推广PPP模式可以实现一举数得、多方共赢。

 
关键词: 模式 迎来 春天 采取 遭遇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