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风电业战略地位不断提升 市场发展前景有待挖掘

   2015-07-20 |3230
核心提示: 对于风电行业,国家政策频出,彰显出风电业战略地位的提升。风电行业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不断蜕变与创新,确实取得极大的进步与发展,但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巨大的市场空间有待挖掘。

对于风电行业,国家政策频出,彰显出风电业战略地位的提升。风电行业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不断蜕变与创新,确实取得极大的进步与发展,但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巨大的市场空间有待挖掘。

风电行业一向被视为发展潜力巨大的新领域,风电企业和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已经在多地上马。风能资源丰富的地方,就有风电企业,而有风电企业的地方,则分布着风电装备企业。如今,国内风电装备制造企业正在为此前的“蜂拥而上”而付出代价。2011年下半年以来,国内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步伐逐渐放慢。

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刚刚兴起,产业链发展并不是很完善,风电整机制造受关键零部件瓶颈制约较为严重。兆瓦级以下的风力发电机组主要零部件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并且可以批量供应。但兆瓦级以上风机的核心配件仍然存在较大缺口,本土厂商生产的部件质量上还不够可靠。此外,钢铁、铜线、碳纤维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使得风电机组成本下降趋缓。

财政部6月29日消息,为鼓励利用风力发电,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发展,自今年7月1日起,对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利用风力生产的电力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不难看出,对于风电行业,国家政策频出,与此同时也彰显出风电业战略地位的提升。

“我们目前已经形成完备的风电设备制造产业体系,风机整机厂家30家左右。2014年全球设备制造企业装机前10名中,我国有4家企业。到2014年底,风电累计出口937台,总容量176万千瓦。出口国家扩大到美国、澳大利亚等28个国家和地区。”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王红芳透露。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将占一次能源消费的15%,风电装机达到2.5亿千瓦,相当于今后每年新增风电装机2000万千瓦,未来风电市场发展空间巨大。近几年,我国风电行业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不断蜕变与创新,无论是在捕风能力、气动效率、风能转换能力等技术方面,还是设备质量方面都有大大提高,智能化、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的理念也迅速融入到风电建设的各个环节。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智能制造是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智能制造也给风电场带来了颠覆性变化。未来风电机组的智能化将是重要发展趋势,而风机的智能化发展必须在传统制造工艺过关的基础上,充分融合互联网技术创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最终实现了远程风机的后台监控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风机运行状态最优化。

由此可见,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国内相互竞争发展的趋势还将在今后几年进一步扩大或深入。我们要把握机遇,大力培育,引导发展壮大。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