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让节能减排不再成为沉重话题

   2013-10-05 经济日报 2340
核心提示: 能耗大市河北省邯郸市,自觉把节能减排看成促进资源有效利用,促进区域和谐发展的一个抓手,用节能减排倒逼机制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在十
   能耗大市河北省邯郸市,自觉把节能减排看成促进资源有效利用,促进区域和谐发展的一个抓手,用节能减排倒逼机制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在“十一五”以来的7年中,该市在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7倍以上的同时,万元产值能耗却下降41.47%,节约标煤2000多万吨。邯郸经验告诉我们,节能减排处处挖金掘银,大有可为。
   建立倒逼机制
   7月下旬,地处河北邯郸市郊的邯钢集团迎来一批客人,这是该市辖区的主管领导及重点企业的负责人,他们此行目的就是考察邯钢如何防治大气污染。走在长满绿树和鲜花的十里厂区中,人们看到道路平整、厂房干净、空气清新,没有了传统钢铁企业那种道路泥泞、车辆穿梭、灰尘弥漫、烟熏火燎的场面。
   参观者不禁疑问,钢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把工厂产出的余热、余能、余压进行回收,这些大家能做到。但一个年产千万吨钢铁的企业,每天至少有5万多吨原料进出厂区,可这里却如此干净整洁,不可想象!
   邯钢董事长、党委书记彭兆丰笑呵呵地告诉大家:“厂里投资建设了容量居国内钢铁企业之首的自动化原料仓储系统,能使120万吨矿粉,40万吨煤、焦等原材料全部实现密闭存储,实现了用煤不见煤、用矿不见矿的全封闭、零污染运行,不仅美化了环境,同时年增收节支达亿元以上,节能减排是处处挖金掘银,大有可为。”
   邯钢建立现代化的仓储系统,改善企业生态环境,仅仅是邯郸狠抓节能减排、促进区域和谐发展的一个缩影。邯郸市委书记高宏志说:“长期以来,各级干部总认为节能减排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极不情愿地被上级推着工作,却不知这正是推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紧紧扭住这一抓手,资源有效利用、防治环境污染、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均可变成现实,何乐而不为?”
   邯郸位于河北最南端,一直被国家作为钢铁和煤炭产业基地进行发展。这些产业在为推动经济建设、促进城市经济总量提升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这就是城市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程度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以2007年为例,邯郸全市共消耗标准煤达2990万吨,与经济发达地区比较,同等产值的能耗要多出2倍到3倍。
   邯郸市发改委主任高和平告诉记者,在中央关于节能减排的严格要求下,邯郸感到节能减排工作无退路可言,只有奋力前行。市县两级均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出台了《邯郸市“十一五”节能减排规划》和《邯郸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高和平介绍说,邯郸是钢铁大市,仅此产业就占全市经济总量60%以上,曾经这一产业日子非常好过,大钢厂哪天不赚一辆奥迪车?因此不少企业决策者都觉得抓节能减排是得不偿失,因此,推动起来非常困难。然而,市里的落实措施非常过硬,“完不成节能减排指标,地方主管领导引咎辞职;国有、国有控股企业法人代表就地免职;民营企业依法停产整顿”。在严厉倒逼中,企业全面行动了。
   武安是邯郸第一钢铁大户,率先在东山集团开展节能项目试点。2008年在政府减排启动资金的支持下,一期改造工程当年开工并在当年投产,当年实现效益2000多万元,收回了成本。
   东山的经验很快全面推广。几年来,武安共投资26亿元建成余热、余气、余压发电机组82台套,装机总容量达到84.6万千瓦,年发电量达60.9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213万吨。仅此一项,每年就增加经济效益24亿元。
   在武安的带动下,邯郸下属各县市钢铁企业均全面实施三余发电工程。截至目前,邯郸全市装机容量达到14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百亿千瓦时,如果按每千瓦时4角钱计算,每年可创效益40亿元以上。
   通过强硬措施的落实,使邯郸资源有效节约变成现实。在“十一五”以来的7年间,该市单位GDP能耗由2.58吨下降到了1.51吨,整个下降率达到41.47%,累计节约标准煤近2000万吨。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