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中国积极试点“需求响应”完善电力应急机制

2015-08-11    来源:新华网 
0
[ 导读 ]:国际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与英国牛津大学28日在京联合发布《上海需求响应市场潜力及效益评估》,认为2014年起在上海进行的电力“需求响应”试点项目取得显著效果,有助于节能减排。

国际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与英国牛津大学28日在京联合发布《上海需求响应市场潜力及效益评估》,认为2014年起在上海进行的电力“需求响应”试点项目取得显著效果,有助于节能减排。

“需求响应的核心是电力用户的自愿参与和市场机制的支持。”项目主要成员、牛津大学能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大卫˙罗宾逊指出,电力“需求响应”是指用户自愿、临时性地采取措施来改变原有的用电模式,因此获得资金奖励或电费优惠等经济回报。

他还指出,电力“需求响应”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具有多年的成功经验,其可以帮助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缓解负荷峰谷差加剧现象,并完成减排等政策目标。

据了解,中国电网已经出现高峰负荷大、峰谷差加剧等特征,尤其在出现极端天气时,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将受到严重威胁。

“缓解这种威胁的手段有两种,一种是增加供应侧的调峰容量,如建造更多的火电机组,另一种是在电力需求侧开展需求响应降低高峰负荷需求。”大卫˙罗宾逊说。

据了解,上海于2014年夏季开展了中国首个需求响应城市试点项目。共有64个用户参与了试点项目,包括31家工业用户和33家楼宇用户。

“参与用户经过核查,每削减1千瓦的用电能够获得2块钱的电费扣除补偿。此外,黄浦区政府还额外提供了每千瓦2块钱的补贴。”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研究员金亨美介绍说。

此外,一些科技公司还开发了基于互联网的智能插座,用户可以利用手机app远程遥控空调、电热水机等大功率电器。根据峰谷电价,定时调整用电量。

报告显示,“需求响应”在上海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参与用户在谷电时的用电量由30%增长到了47%。同时用电高峰时段从晚上7点到9点错后至了10点以后的谷电时间。

报告预计,在最佳情境下,2030年上海需求响应的效益可达8.112亿元人民币,同期需求响应资源可实现250万千瓦的负荷削减量,占当年峰荷的4%。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主任周伏秋指出,研究成果本身“很有价值”,“研究很深入,工作做得比较细致,从宏观到微观再到政策,上海也专门做了一个实证分析。”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4月发布的配套文件,北京、唐山、苏州和佛山四个城市将组织试点“需求响应”,完善电力应急机制。

 
关键词: 电力 应急 机制 完善 响应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