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浙江省临海川南医化园区环境整治样本调查

2015-08-18    来源:中国经营报
0
[ 导读 ]:记者在临海医化园区实地采访看到,德力西固废处置中心前面的园区雨水排口排出来的水呈黑色,水面上有油花。

部分企业偷排原因是污水处理设施不够用,实际处理不了那么多废水,需要扩建污水处理设施。

记者在临海医化园区实地采访看到,德力西固废处置中心前面的园区雨水排口排出来的水呈黑色,水面上有油花。

旧债新患

临海医化园区是由原国家计委和经贸委于2001年批准设立的、国内唯一的国家级化学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医化企业占地约5.5平方公里,落户医化企业37家。

2012年,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地临海园区被浙江省政府列为现代医药制造模式转型试点示范园区,临海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打造“绿色药都”的战略部署。

近年来,临海园区累计投入20多亿元,已建成集中供汽、供水、供电和污水处理、危废处理设施,但环保问题仍是园区的“心腹大患”,饱受当地群众诟病。

在2013年年底,浙江省环保厅因临海医化园区环境污染问题引发媒体关注,督促园区开展新一轮污染整治工作。

2014年3月20日,浙江省环保厅与台州市环保局在对临海医化园区进行环保检查时,又发现园区内的台州迪凯污水处理厂因受企业偷排冲击,基本无法运行。在省环保厅部署下,台州市环保局会同当地临海市环保局对园区内67家企业进行了地毯式检查,3月21日开始全面停止向园区内企业供气、供水,确保企业全面停产,停止污水外排。

2014年4月3日,该园区因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不力,被浙江省环保厅挂牌督办。

2014年全年,临海医化园区投资1.3亿元,完成园区公共雨污管网改造和企业厂内雨污分流改造,改造管网总长共140多公里。其中,5000万元用于全面彻底改建公共雨水、污水管道,改造总长度62公里。8000万元对园区企业全面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改造长度达87公里,共有56家企业基本完成厂区内的雨水管网暗改明,在源头上确保雨污彻底分流。

今年6月,当地环保部门检查发现,园区内部分围塘河道水质指标超高,南洋二路南端的围垦塘、南洋一路南端(联化科技南侧)围垦塘两处水质检测指标大幅提高,个别企业存在偷排和偷倒建筑垃圾、炉渣、污泥等现象。德力西固废处置中心前面的园区总雨排口和联化科技厂区南边总雨排口两处水质检测指标偏高。

医化园区管委会主任金治苗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管委会发现园区雨水管晴天仍有排水,不少厂区的雨水管道严重超标,附近围塘河道大面积污染,很明显有企业利用下雨天偷排。

6月26日,金治苗带队夜查医化园区,查了三小时后,他觉得胸口闷,只能提前回去休息,“非常臭,存在废气超标排放现象,以前没有碰到过。”

此次检查发现浙江海州制药有限公司雨污分流存在严重隐患,6月26日,该公司被临海市环保局立案查处,责令全厂停产整治。

事实上,6月上旬,临海市环保局刚刚才对海州制药采取规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不正常使用大气污染处理设施、不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等环境违法行为做出行政处罚。处罚决定书墨迹未干,该公司又发生了新的违法行为。

据当地媒体报道,台州市环保局局长章维建对此公开表示,总排放口超标,雨水口超标,周边河塘超标,哪里有整治好了的样子。园区不少企业的生产设备和环保设备不到位,产品结构不合理,整个园区废气总量太大。各企业的管理也不到位,且随意扩大产能,而他们所拥有的环保设备和产能不匹配,有限的处理设施无法处理到位。“你只能抬100斤的东西,硬要抬120斤,怎么抬得起来?”

8月10日下午,本报记者在临海医化园区实地采访看到,德力西固废处置中心前面的园区雨水排口排出来的水呈黑色,水面上有油花,和不远处另一雨水排口排出的很清澈透明的水形成了鲜明对比。

近期,安徽东至、江西乐平医药化学园区屡遭整治后又被曝光污染,医药化学园区治污似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事实上,医药化学园区的环保难题折射的是中国原料药生产的整体性环保困局。

浙江临海川南医化园区(以下简称“临海医化园区”)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级化学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产业集聚区,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保代价,也是国内较早开始环境整治的园区。

不过,《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现,该园区虽然经过不断整治,累计投入20多亿元,已建成集中供汽、供水、供电和污水处理、危废处理设施,但园区内的环保问题依然饱受诟病。今年6月,环保部门发现了园区还是有个别企业超标偷排现象,甚至园区负责人夜查都被废气“熏”走。

值得注意的是,台州当地业内人士表示,医化行业环保治理是一条的漫漫“烧钱”路,整治已经变成了“有钱人”的游戏,有实力的企业也倍感压力,中小药企根本无力承受。于是,大多数中小药企都从浙江沿海地区转移到了如安徽东至、江西乐平这样的医化园区,依旧重复着临海医化园区这样昨天的故事。

临海医化园区一位大型药企负责人向本报记者坦言,环保治理就是“烧钱”。

在面上,目前,园区污水处理厂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实际进水量超过了最大的污水处理能力,且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时常超过设计标准。二是园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以处理固态废物为主,而园区企业一半以上是液态和半液态危险废物,液态危险废物超过了处置中心最大处置量,致使一些企业进行外送或不规范处置。园区污水处理厂和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扩建成为当务之急,而一切都需要钱,这对当地财政也是一大考验。

金治苗曾公开表示,今年企业形势好,都开足马力生产,但是不少企业的环保设施处理能力跟不上,生产量上去了,废水无法完全处理,而标排口被环保部门管住了,他们就打上雨水管的主意。

上述药企负责人也说,部分企业偷排原因一方面是污水处理设施不够用,实际处理不了那么多废水,需要扩建污水处理设施。而新上一套日处理能力2500吨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高浓度废水预处理设施需要5000万元以上;另一方面处理1吨污水的运营成本在200元左右,一天处理2500吨就需要50万元,一年下来就是天文数字。

据其介绍,目前园区企业的危险废物送给德力西固废处置中心处置,1吨收费2000元,一天10吨处理量就是2万元,而企业上马固液多态危险废物处理设备自己处理,虽然1吨的处理成本才400元左右,但一套设备需要投资几千万元。

上述药企负责人表示,自己的企业主要用合成工艺生产原科药。目前,环保运营成本超过了销售收入的2%,还有进一步升高的趋势,这还没有算环保设施的折旧,但还是难以避免各种小问题的发生。所幸的是现在市场还景气,自己还有投入的空间。

上述药企负责人认为,近年,台州地区医化行业的环保整治已经变成了“有钱人”的游戏,无法承受的中小药化企业转移到了如安徽东至、江西乐平这样的医化园区。这些企业过去了也只能重复着临海川南医化园区昨天的故事,一方面,因为他们生产的都是“大路货,”在环保上根本无力投入,如果真投入了,企业也无利润可言。另一方面,经济发达的临海市财政在园区污水处理厂和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扩建上都有压力,经济落后的地区财政在公共环保设施投入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本报记者此前在安徽东至、江西乐平医化园区的调查证实上述人士所言不虚。

2014年3月31日上午,记者在江西乐平工业园管委会大门前看到,管委会大楼一侧公路的下方,一个暗管口里正排出褐红色的污水,流进下方的水沟里,管口下的水面上泛着泡沫,气味刺鼻。

本月,乐平塔山工业园被曝天天排毒气,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截至目前,乐平工业园区33家涉气企业已全部开始停产整顿。

2014年4月,记者在安徽东至香隅化工园区内的“通河桥”旁看到,桥南下方一根排水管正向河里排出大量黄色污水,染黄了一大片水面,排口下方水面还漂浮着白色物质。此后当地环保部门在调查中,发现安徽祥龙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污水直排被责令停产整改。

今年7月,央视报道称,安徽东至香隅化工园排污导致河流被污染。本月,安徽省环保厅决定对该化工园环境问题实施挂牌督办。

安徽东至、江西乐平医化园区企业停产整改后,污染是否会卷土重来,目前仍不得而知。但临海医化园区多年整治的事实说明,一阵风式的整治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