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珠海加紧水生态“海绵城市”建设

   2015-10-16 南方网1840
核心提示:水是生命之源,城市的发展与水密切相关。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珠海的资源环境基础,是生态文明的水利载体。2015年至2017年,珠

水是生命之源,城市的发展与水密切相关。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珠海的资源环境基础,是生态文明的水利载体。

2015年至2017年,珠海市将投入71亿多元,实施前山河流域(一河两涌)整治与修复工程、斗门区“四小联围”海堤达标加固工程等九大工程。日前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珠海市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三年(2015-2017)行动计划(审议稿)》。

《珠海市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的审议通过,对促进珠海水资源节约保护,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支撑珠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蓝色珠海、生态水城”的建设目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水是生命之源,城市的发展与水密切相关。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珠海的资源环境基础,是生态文明的水利载体。多年来,珠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堤防建设、美丽海湾建设等工作,在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较好工作基础。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市水资源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的压力日益加大,因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科学保护。

去年5月,珠海被国家水利部确定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就是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为约束,以维护河湖健康和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目标,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水资源节约保护、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完善水生态保护格局,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人水和谐。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事关珠海长远发展,事关珠海人民福祉。《珠海市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构建稳固可靠的水安全体系、健康畅达的水环境体系、和谐秀美的水生态体系、严格集约的水管理体系、水乡特色的水文化体系,打造以“一山三河百村落,两带三园百海岛”的珠海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它的审议通过,无疑是珠海向建设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迈出的重要一步。

珠海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需要贯彻海绵城市理念。所谓海绵城市,就是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充分发挥自然下垫面和生态本底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充分发挥植被、土壤、湿地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具有吸收和释放功能,能够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国家已经明确海绵城市建设“时间表”且“只能往前,不可能往后”。珠海“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底,我市新建城区中透水性地面占区内道路广场用地百分比达到40%,水域面积超过10%。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有关部门必须贯彻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通过人工和自然的结合、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结合、地上和地下的结合,推动解决城市水浸问题等,努力将珠海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城市。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