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玉米长效抗旱节水灌溉技术

2015-11-09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玉米长效抗旱节水技术也叫地下渗灌技术。即通过地下埋管把水缓慢渗入到根区附近土壤中,灌溉过程中对土壤结构影响小,有利于保持作物根层疏松

玉米长效抗旱节水技术也叫地下渗灌技术。即通过地下埋管把水缓慢渗入到根区附近土壤中,灌溉过程中对土壤结构影响小,有利于保持作物根层疏松通气,并能减少水分蒸发。采取渗灌技术可实现人为促控,满足作物各生育期对水肥需求,具有显着的节水、节肥、省工、增产等特点。为了保证我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顺利实施、为粮食总产再登新台阶提供技术贮备与支撑。

1 地点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上,要求地块地力一致,前茬作物一致,地势平坦。

2 设施安装操作要求2.1供水部分供水部分设备:水源井、可控压力容器或水箱、水表、自动控制、灌溉水过滤装置部分,都用塑质,不可用铁制。

水源采用的机电水井,水质符合灌溉要求。可控压力容器,水箱采用PPR水箱,容量30 m3,为保证有足够的水位差,均砌筑承重基础安放水箱和工作间。水箱配备过滤装置、自动上水装置。为防止尘土刮进水箱日晒使水变质和水箱老化做好防尘防日晒防护,水箱安装牢固,避免因承载力不足或大风吹落等原因坠落造成发生事故。

2.2渗灌部分渗灌部分设备:PPR或波纹管渗灌管道、流量碟阀控制、流量监测等设施。

首先,做渗灌管路。渗灌管路应根据地势与水源位置采取三或四级管路,干管75 mm、支管63 mm、毛管32 mm、渗灌管20 mm。渗灌管每隔20 cm打1个出水孔,近水源20 m处,越距水源近渗灌孔距越大,最大40 cm。每个出水孔每小时流量应当控制在1.0~2.0 L,钻好孔后,为防止物理和生物淤赌,再在管材外缠绕三层无纺布。

其次,挖埋管槽。所有管路埋设都应达到深度35~40 cm,每隔130 cm顺垄埋设1根渗灌管,沙壤土在渗灌管底部还垫上塑料膜防止渗漏。

第三,铺管回埋起垄。将渗灌的所有管路连接铺好后,人工预埋5 cm土层,给水检查,重点检查出水均匀度和接头是否漏水,检查完好无误后回填好,起成130 cm大垄。

3 播种3.1播期5~10 cm耕层地温稳定通过70 ℃~80 ℃时抢墒播种。第一积温带4月25日左右;5月1日前播完;第二积温带5月1日前后,5月5日前播完。

3.2播法方法按种植密度等要求,可采用人工播种和机械精量播种。播种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直播的地块播种后及时镇压;镇压做到不漏压,不拖堆。镇压后覆土深度3~4 cm。

3.3种植密度密植品种保苗6.5万株/公顷~7.5万株/公顷;稀植品种:保苗5.5万株/hm2~6.0万株/hm2。土壤肥力好、栽培水平、施肥水平高宜密,反之,宜稀。

3.4播种量按种子发芽率、种植密度要求等确定播种量。

4 田间管理4.1化学除草土壤墒情好整地精细的地区(或地膜覆盖栽培)选用苗前化学除草。玉米苗后3~5叶期,禾本科杂草3-5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进行苗后除草。

4.1.1玉米苗前处理选用90 %乙草胺1400 mL/hm2~2200 mL/hm2加70 %嗪草酮400 g/hm2~800 g/hm2;或用90 %乙草胺1400 mL/hm2~2500 mL/hm2加75 %噻吩磺隆20 g/hm2~30 g/hm2。在施药时可加喷液量0.5 %~1 %的植物油型助剂,喷液量以400~600 L/hm2为宜,均匀雾于土壤表面。

4.1.2玉米苗后墒情不好及育苗移栽宜选用4%烟嘧磺隆1500 mL/hm2;或4%烟嘧磺隆750 mL/hm2加38%莠去津2000 mL/hm2;或4%烟嘧磺隆750 mL/hm2~1000 mL/hm2加70%嗪草酮100 g/hm2。人工喷液量300 L/hm2~500 L/hm2;机械喷液量150 L/hm2~200 L/hm2。在施药时可加喷液量0.5%~1%的植物油型助剂均匀喷到杂草上。

4.2查田补栽或移栽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如发现粉种、烂芽,要准备好预备苗;出苗后如缺苗,要利用预备苗或田间多余苗及时补栽或移栽。3~4片叶时,要将弱苗、病苗、小苗去掉,一次等距定苗。

4.3铲前深松、及时铲趟出苗后进行铲前深松或铲前趟一犁。没有使用化学除草药剂的,头遍铲趟后,每隔10~12 d铲趟一次,做到三铲三趟;使用除草剂的趟二遍。

4.4灌水在玉米拔节、抽雄、吐丝期如遇干旱应及时通过渗灌设备灌水。

4.5虫害防治玉米虫害重点做好玉米螟的防治。

4.5.1防治指标:每百株卵超过30块,或百株活虫80头。可用高压汞灯防治成虫。时间为当地玉米螟成虫羽化初始日期,每日21时到次日4时开灯。小雨仍可开灯,中雨以上应关灯。

4.5.2封垛防治:4月~5月玉米螟醒蛰前,每立方米秸秆用100 g(含50亿孢子/ g~100亿孢子/ g)白僵菌粉剂,使用喷粉器打入垛内;在玉米螟卵始盛期(大约在7月10日~20日),田间放蜂一次放蜂,隔7 d后进行第二次放蜂;或扒秆调查玉米螟成虫羽化达15%时第一次放蜂,羽化达45%时第二次放蜂。放蜂量第一次21万头/公顷,第二次24万头/公顷;在玉米心叶末期(5%抽雄),用2.25公斤/公顷~3公斤/公顷的BT乳剂制成颗粒剂撒放。

4.6追肥玉米7~9叶期或拔节前进行,每公顷追施总氮肥量的75%~80%,追肥部位离植株10~15 cm,深度8~10 cm。

4.7其他管理拔节期前后,及早掰除分蘖,去蘖时应轻,避免损伤主茎;8月上、中旬,拿大草1~2次;玉米蜡熟末期扒开玉米果穗苞叶晾晒。

 
关键词: 技术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