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应对气候变化呼唤“低碳化”

2015-12-14    来源:中电新闻网
0
[ 导读 ]:COP21(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近期举行。正如业界预测,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摄氏度的目标能否被共同认可并建立实现目标的机制是本次

COP21(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近期举行。正如业界预测,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摄氏度”的目标能否被共同认可并建立实现目标的机制是本次大会的一个重大挑战。按照180多个国家提交的自主减排贡献方案来看,距离这一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如果世界想让排放轨迹与2摄氏度目标保持一致,在COP21上达成的气候行动框架就需要建立一个确保随时间发展不断加强气候承诺的程序。”近日,IEA资源与投资部门负责人TimGould在《2015世界能源展望》(以下简称《展望》)中国发布会现场表示,如果要使低碳、高效的能源行业成为国际社会减缓气候变化努力的核心以及为投资提供正确的信号,那么树立清晰可信的长期低碳化愿景是至关重要的。

电力行业将引领低碳化之路

“虽然全球能源转型正在进行中,但其步伐尚不足以持久逆转二氧化碳排放不断攀升的态势。”TimGould说。据IEA预测,低碳技术的年度投资会增加,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投资累计7.4万亿美元,约占全球能源供应投资总额的15%。

TimGould特别指出,电力行业将要引领能源系统低碳化的发展道路。根据《展望》,电力在许多终端用能行业的份额在增加,到2040年时,电力会占最终能源消费总量的四分之一。

“到2040年,每投资1美元用于新建电厂,其中就有60美分花费在可再生能源技术上,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会增加约8300太瓦时,占总发电量增量的一半以上,这相当于如今中国、美国和欧盟的化石燃料电厂加在一起的发电量。”TimGould认为,最终煤炭在全球电力结构中的份额会从41%下降到30%,非水可再生能源增量类似,而天然气、核能和水电总体保持现有的份额。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在欧盟的份额会达到50%,在中国和日本会达到约30%,在美国和印度会超过25%,相比之下,在亚洲之外,煤炭在电力供应中的份额不足15%。

TimGould表示,尽管技术变得昂贵,化石燃料价格不断攀升,但在多数地区,相对于GDP而言,电力必将变得更加廉价。随着更多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核能和更加高效的火电厂,到2040年,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速只有发电量增速的五分之一,而这在过去25年是一比一的关系。

《展望》进一步指出,为实现这些预期,到2040年,世界需要增加的装机容量要多于目前全球的装机总容量,但是由于要并入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电力,容量平均利用率反而会下降。“由此什么样的市场机制才能为发电和电网提供必要的投资,这是很多国家需要思考的问题。”TimGould说。

IEA认为,虽然电力供应低碳化稳步发展,但终端用能行业却没有出现非常迅速的转变,在这些行业,取代作为工业燃料的煤炭和天然气,或作为交通运输燃料的石油将会更加困难和昂贵。最终结果是:现在制定的能源政策会导致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长放缓,但是不会与经济增长完全脱钩,也不会实现满足2摄氏度目标所需的排放绝对减少。

据了解,IEA曾在《能源和气候变化》报告中表明,在不产生净经济成本的情况下到2020年与能源相关的排放可以达到峰值,并提出了使2摄氏度限制目标依然可行的建议:一是提高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能效;二是逐步减少低效燃煤电厂的使用,并禁止新建低效燃煤电厂;三是把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投资从2014年的2700亿美元增加到2030年的4000亿美元;四是到2030年时逐步取消对终端用户的化石燃料补贴;五是减少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中的甲烷排放。

低碳技术和能效将发挥重要作用

“COP21气候承诺意味着全球温升可控制在2.7摄氏度左右,到2030年前,用于低碳科技与节能的投资需要13.5万亿美元。”TimGould在现场说。

由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成本逐渐上涨,而可再生能源和高效的终端能源利用技术成本继续下降,成本趋势会加强政策对低碳能源方案的优先考虑。

TimGould表示,随着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企业被迫转向储量更小、位置更加遥远或挑战更大的油气藏,多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类型的生产成本都会增加,虽然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会降低部分影响,但依然无法扭转这一局面。相比之下,对于更加高效的设备和电器,成本降低已成常态,风电和光伏也是如此。这些领域的技术进步迅速,有很多地方适合推广。他进一步指出,化石燃料消费会继续从高补贴中获益。

《展望》指出,只有少数国家实行了较高的碳定价。对此,政府政策的支持和相关补贴对于多数装机容量而言依然重要。

可再生能源装机也在转向资源更好的国家,成本继续降低,批发电价上涨,补贴需求有所降低。

TimGould表示,到2040年,补贴会增加50%,估计会达到1700亿美元,这会确保来自非水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有5倍的增加。没有任何补贴支持的、具有竞争力的非水可再生能源所占的份额会翻一番,占比达到三分之一。

另据《展望》,要把到2040年的世界能源需求增长限制到三分之一,能效将发挥关键作用,同期全球经济增长150%。中国和印度的强制性目标已经把全球能效法规对工业的覆盖率从2005年的3%增加到现在的超过三分之一,而且从现在到2040年此类能源政策将继续扩大其覆盖范围和效力。

“在经合组织国家,能效措施把需求增长减少为没有此类措施情况下的60%。

这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提高能效的潜力。”TimGould认为,2030年全世界新购设备的能效会再增加11%,所节约能源的平均成本是300美元每吨油当量,远远低于1300美元每吨油当量的加权平均能源价格。目前只有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中国对卡车和重型货运车辆的能耗进行监管,但欧盟也计划出台相关规定。

 
关键词: 低碳 呼唤 变化 气候 应对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