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吉林:全面实施工业发展四大工程

2015-12-25    来源:中国工业报
0
[ 导读 ]:吉林省工信系统将启动实施3+1规划,抓好振兴支柱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四大工程,力争在工业结构调整上实现新

吉林省工信系统将启动实施“3+1”规划,抓好振兴支柱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四大工程”,力争在工业结构调整上实现新突破,在稳定工业经济增长上取得新成效。

自今年年初以来,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紧紧围绕全省发挥五大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战略,把经济稳增长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应对形势变化和不利因素影响,深入开展工业保增长、促发展专项服务行动,特别是倾力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全省工业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发展势头。

强化运行组织

吉林省工信厅厅长彭永林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2015年1~11月,全省规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5612亿元,同比增长5.2%;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814.7亿元,同比增长9.7%;全省企业首次投产新产品1318种。且前三季度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同比增长8.6%,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5.1%。

这期间,全厅上下强化运行组织,突出政策导向,全面落实了吉林省政府出台的28条定向精准调控和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一是深入基层服务企业,主动接地气。深入所有市(州)、县(市)及350户重点大企业、300个重点大项目和430个升规培育企业,实施全过程跟踪、全要素服务,累计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239个;积极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分层级、分领域、分批次组织开展银企保对接活动近50次,签约意向项目近2000个,签约及授信金额约380亿元。

二是积极培育新增量。通过重点增量企业流动贷款贴息政策支持了704户年产值净增在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使其前11个月累计完成产值4359.3亿元,同比净增738亿元,增长20.4%;利用工业项目达产达效并升规政策支持企业514户,前11个月累计完成产值552.6亿元,同比净增349.1亿元,增长1.7倍。

三是努力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共组织装备制造、医药、食品等640户企业参加了12个省内外专题展销推介会,展销期间签订意向协议5亿元;积极推动上下游企业开展产需衔接和协作配套,先后组织推动了医药和电子企业专项对接。

与此同时,吉林省工信厅还开展了强化项目建设,注重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强化创新驱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强化结构调整,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强化环境营造,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强化两化融合,推进信息化建设等重点工作。

实施“3+1”规划

展望2016年,彭永林提出,吉林省工信系统将启动实施“3+1”规划,即《吉林省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吉林省无线电管理“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吉林实施纲要》,围绕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的中心任务,抓好振兴支柱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培育新兴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四大工程,力争在工业结构调整上实现新突破,在稳定工业经济增长上取得新成效。

实施支柱产业振兴工程。汽车产业重点支持一汽调整产品结构,弥补产品短板,完善产品系列;积极推动汽车行业“互联网+”行动,支持汽车销售模式、省内零部件交易、电动汽车监控平台建设等。石化产业重点支持吉化公司结合汽柴油质量升级和国四柴油在省内全面推行,积极发展现代煤化工,加强汽车、石化协作配套产业联盟建设,做强精细化工,支持化工新材料发展等。

实施优势产业发展工程。在装备制造业,轨道交通装备行业重点推进高速动车组检修基地、国家轨道客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项目建设,通用航空装备业重点推进山河科技、四平东北亚通用航空技术有限公司等轻型飞机批量生产和珲春国遥、长光卫星等无人机产业化应用,智能制造装备业重点推进北方化工灌装等搬迁改造项目加快建设,同时继续推动农业机械、换热设备等传统装备行业转型发展。

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工程。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推动全省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和应用,支持省内新能源汽车进入国家减免税目录;遥感卫星及应用行业重点推进吉林一号卫星工程化制造和配套体系完善,完成年度卫星发射计划;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推动吉林华微公司年产96万片新型电力电子器件芯片等项目建设;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则重点推广工业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

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其中,冶金建材产业支持麦达斯轻合金高精度大规格铝合金宽厚板生产线等项目建设,轻纺产业倾力推进吉林润能高新技术纤维公司年产100万平方米碳纤维加固布等重点项目建设,森工行业推进木制品加工业产品结构调整,搭建企业推介展示平台,加强自主品牌建设等。

 
关键词: 工程 四大 实施 全面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