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杭州滨江区“三改一拆”的建筑垃圾去哪儿了?

2015-12-28    来源:杭州日报
0
[ 导读 ]:三改一拆,是指浙江省政府决定,自2013年至2015年在全省深入开展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简称三改一拆)三年行动。通过三

三改一拆,是指浙江省政府决定,自2013年至2015年在全省深入开展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简称“三改一拆”)三年行动。通过三年努力,旧住宅区、旧厂区和城中村改造全面推进,违法建筑拆除大见成效,违法建筑行为得到全面遏制。

房屋越拆越多,废弃的钢筋水泥越来越多,这些不被“待见”的建筑垃圾,到底去哪儿了?

在“三改一拆”渐入深水区的第三年,众多不可回避的环境细节,开始被重视——如今,正在轰轰烈烈开展“整村拆迁”的滨江区汤家桥,试图就地“消化”坚硬又占地的建筑垃圾。

只要不是非常恶劣的天气,应国平总是站在汤家桥51号门口,看着自己那台叫“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站”的机器,把拆下来的房子吞下碾碎 ,最后变成粉渣——这台超过30米的硕大机器,拉到杭州不容易,超宽超长,就是到了村口,也还是花了好几个小时才倒进来。

换作在以前,房子上拆下来的建筑垃圾,是要出钱才能处理的,运费要钱,填埋要钱——杭州市政府督查违法建筑办公室主任赵斌说,“这几年城区三改一拆的建筑垃圾,很多运向了周边德清和柯桥的废弃矿区,进行集中垃圾填埋处理。”

不过,老应觉得拆下来的房子,应该有用,用得好的话,还可以做成水泥砖。于是,他花了200多万,从河南买了这台能“吞”建筑垃圾的机器,又经过自己一番 “捣鼓”改装,解决了遇到塑料布“卡壳”的问题 ——之前还有人担心扬尘的问题,老应也给机器动了个“小手术”,现在只要不贴着机器,几乎感觉不到尘土飞扬,“正常工作的话,一天能处理600吨建筑垃圾,相当5幢农村里的两层小楼房。”

事实上,现在工人们拆房子的速度,已经跟不上老应“轰隆隆”的机器速度。在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应家桥拆掉了100多幢房子,周边几个整村拆迁的村庄,也会陆续把建筑垃圾送到这里,进行碾碎处理。汤家桥社区工作人员汤海丰说,“这样起码解决了一个垃圾运输的问题,不会搞得晴天一车灰、雨天一车泥,也防止有些驾驶员有意偷倒建筑渣土。”

虽然还没来得及做成水泥砖,但这些之前被嫌弃的建筑垃圾,在被碾成粉渣之后,已经开始卖钱——老应以每吨25元的价格,卖给有需要的建筑工地,“如果有场地能够做成砖,那是再好不过了,价格也会高一些。 ”

赵斌表示,这种处理建筑垃圾的做法,在杭州有过,但并不多见,很多还是运输处理为主。这种做法对资源的再利用,肯定是一件好事。

 
关键词: 哪儿 垃圾 建筑 杭州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