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青海"十三五“扶贫推行牧民生态管护模式

2016-01-06    来源: 新华社
0
[ 导读 ]:记者从青海省政府获悉,十三五时期,青海将从藏区贫困户中广泛选聘具有劳动能力的牧民担任生态管护员,采取生态保护绩效与工资挂钩的管理方式

记者从青海省政府获悉,“十三五”时期,青海将从藏区贫困户中广泛选聘具有劳动能力的牧民担任生态管护员,采取生态保护绩效与工资挂钩的管理方式,在增加其收入的同时充分调动更多民间力量参与生态事业。

据青海省林业厅工作人员介绍,2015年,青海在果洛、玉树、黄南等位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的各藏族自治州,选聘963名湿地生态管护员,对保护区内的2890万亩湖泊、河流、湿地展开巡护。生态管护员发现涉及非法违建、采砂、排污、猎捕等行为,向县、乡相关部门报告,为生态保护作出了贡献,同时也获得可观收入。

据了解,2016年起,青海将在三江源地区进一步增设湿地、草原等生态管护岗位,优先从生态移民户、无畜户等牧区生活困难家庭选聘生态管护员,通过稳定报酬促进藏区稳定脱贫。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保护区面积39.5万平方公里,涵盖了青海大部分藏区。

 
关键词: 模式 生态 推行 扶贫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