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文一波:环保产业是蓝海还是红海?

2016-04-27    来源:桑德集团
0
[ 导读 ]:在清华大学105周年校庆之际,清华经管学院MBA教育中心、清华全球产研院、清华经管学院MBA校友会和博士校友会联合主办的启迪学堂‘新动能&

在清华大学105周年校庆之际,清华经管学院MBA教育中心、清华全球产研院、清华经管学院MBA校友会和博士校友会联合主办的“启迪学堂‘新动能•新产业•新模式’清华MBA校友论坛”于4月24日上午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行。

中国环保产业界领军人物、桑德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文一波作为校友嘉宾受邀出席论坛并作开场演讲。针对当下环保产业的投资热潮与发展趋势,文一波坦言:环保产业是蓝海也是红海,如果有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的突破就是蓝海,反之便是红海。

文一波:环保产业是蓝海还是红海?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嘉宾、同学们上午好!

很高兴来和大家交流环保行业的一些情况。这几年环保很热,特别是去年的时候,雾霾在“两会”期间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些年无论是大气、水包括土壤污染等问题的不断爆发,也催生了环保产业的不断成长。于是,很多人认为环保行业是特别好的朝阳产业、蓝海产业。确确实实,这几年我们国家不断推出相关板块的行动规划,包括水十条、气十条、土十条等,而且每个板块动辄是几万亿的产业规模。而且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环保这个行业也是在不断持续地高速发展,即使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也是保持在比较高的增长。

这样看来在这个领域确实有很大的空间,也因此很多国内的一些企业都进入了这个行业,现在的央企可能有30%-40%不同程度地已经进入了这个行业,包括建筑、水力、水泥、房地产、园林等等,都开始介入环保市场,大家都认为这个领域有很多的商机。

实际上,进来的这些企业大多是资金密集型或行政资源型的企业,很多人认为这个行业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有较好的资金条件和行政关系,进来就有机会挣钱,后来发现这个领域其实已经变成红海了,整个行业正在逐步进入恶性循环的状态。

举几个例子:

先说垃圾焚烧发电。现在中国地级市以上的城市基本上每个城市都有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差不多每个县都在建垃圾焚烧厂,数量多得惊人。2002年,我们国家垃圾焚烧发电的价格大概在200-250元/吨左右,这些年因为太多企业进来了,垃圾焚烧发电的价格从200元降到100元,再到70元、60元、50元、38元、28元、18元,最近的价格是降到了10元。目前欧洲一吨垃圾处理价格大概是100欧元,美国大约是100美金,而我们国家是10元人民币!

真的是技术进步了吗?肯定不是。我们国家的垃圾实际上比国外所有的生活垃圾处理难度都大,因为我们国家的生活习惯、消费水平,导致生活垃圾的含水率特别高,热值特别低。像欧美的垃圾热值基本上1500-2000大卡,我们国家的很多都在1000大卡以下,这个数值要发电是不够的。

价格降到10元后只有尽可能节省投资,包括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但这样的结果是对环境造成污染,我们的垃圾焚烧发电始终得到老百姓的反对就是这个原因。因为低价的恶性竞争造成设施的稳定性、安全性存在隐患。此外,也确实没什么收益,大部分在赔本赚吆喝,有些人赌未来会提价,但从近几年的趋势来看基本不太可能提价,所以,实际上垃圾焚烧发电这个行业的形势已经很恶劣了。

我们从两个地方做核心技术突破。

第一是垃圾分类。我们认为如果有技术解决可以分类的话后面的处理环节会比较简单,所以我们做了垃圾自动挤压分类,居民将混合的垃圾放在一起到工厂通过设备一挤一分为二,挤成有机质的湿垃圾和热值高的热垃圾,这个路径从源头到运输、处理、终端都特别简单,成本大大减少而且整个过程更加环保,这个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挤压后的垃圾,我们做二级气化,用等离子把它全部烧干净最后变成渣和气,像天然气一样直接燃烧发电。这个路径对我们来讲将会是一个全新的商业机会。

我们在环卫方面也做了很多新的尝试。过去大家认为环卫就是扫大街,我们认为这个模式不可持续,我们觉得要做环卫一定要提高它的附加值,所以我们了所谓的互联网环卫。每天都要清扫,大街小巷都需要是必须要做的,以这个为入口我们把环卫、物流、废品回收整合起来。原来环卫是一条网,废品回收是一条网,现在我们两网并行。通过环卫把再生资源融进来,同时通过环卫每天的作业把物流结合起来,所以做了这样一个涵盖环卫、再生资源、物流包括广告这样一个新的业态。原来环卫清扫以人工为主,现在我们做到以机械为主的模式,人的素质大大提高,同时通过一些方式产生新的商业机会,我们做环卫已经不是跟传统的环卫企业竞争,也没有跟原来的再生资源、物流行业竞争,因为我们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今年五一之后我们的新互联网环卫平台上线之后将成为开放式平台,所有环卫公司都可以免费使用我们的平台,将来我们会知道哪个社区住了多少人,这些人的生活层次、生活水平,通过排放的垃圾和再生资源的水平知道这些人的结构,通过这种方式产生新的商业机会。

所以,环保这个行业如果按传统方式做下去是不可持续的,但是这个行业也有很多新的商业机会,尤其应在细节上突破。可以说,环保产业是蓝海也是红海,如果有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的突破就是蓝海,反之便是红海。

谢谢大家!

 
关键词: 文一波 环保产业 点评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