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外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普遍上调2025年全年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预测数值。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将今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预测从531吉瓦至583吉瓦,上调至570吉瓦至630吉瓦;将我国今年光伏新增装机规模预测从215吉瓦至255吉瓦上调至270吉瓦至300吉瓦。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则预测,乐观情境下,今年全球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将达到744吉瓦。如果光伏组件价格仍维持较低水平,安装率将维持高位。其中,中国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占全球的比重将在53%左右。
中国是核心市场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突破1000吉瓦,占我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30%,所占比重持续提升,同期火电装机占比进一步下降至40%。今年前6个月,国内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达到212.21吉瓦,同比增长107%,创下新的里程碑。
王勃华表示,国内项目并网基础扎实,装机增长确定性强。风光大基地等项目稳步推进,是新增装机规模上涨的有力保障。此外,市场化交易成熟省区装机需求稳定,新疆、甘肃、青海等已全电量参与市场交易的省区潜力大。
标普全球清洁能源技术—光伏首席分析师胡丹认为,未来,中国仍是新能源发电装机的核心及最大市场。从系统性价比上出发,中国产品有竞争优势。
彭博新能源财经也给出积极预测,认为2025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将较2024年增长12%。
美国智库“全球能源监测”指出,中国将继续主导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建设格局。全球潜在可开发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总规模为4484吉瓦,其中1302吉瓦在中国。截至目前,中国计划建设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站占全球的29%;全球正在建设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总规模达689吉瓦,其中中国占74%。
多点开花格局新
与此同时,全球光伏市场也呈现出发展新格局。欧洲光伏产业协会表示,2025年,太阳能历史上首次成为欧盟最大的电力来源,在2025年6月供应了欧盟22.1%的电力,这不仅显示出太阳能产业在欧盟迅速发展,还表明太阳能正在欧盟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公用事业项目和长期购电协议政策的推动下,欧盟太阳能产业富有弹性。
胡丹表示,头部光伏市场虽有增长,但增长速度放缓,新的市场机会则分散在全球各个区域,潜力广阔。
王勃华表示,今年前6个月,我国硅片、电池片、组件对海外市场的出口量分别达到35.5吉瓦、44.5吉瓦和125.6吉瓦。其中,电池片出口量同比增长74.4%,出口额同比上涨33.06%。随着海外组件产能迅速扩张,海外电池片需求愈发高涨。
“今年上半年,我国组件出口额同比实现增长的国家/地区高达115个,组件出口额同比增长前10国遍布全球。其中,对51个国家的出口额增长率更是超过100%,与2024年相比增长态势显著。”王勃华进一步补充,“新兴市场逐渐成为光伏组件出口亮点,对非洲、大洋洲、北美洲、亚洲组件出口量同比分别增长47.5%、23.7%、15%和12.2%。2022年以来,新兴市场增长稳定,2024年下半年出口屡创新高,且出口波动小于欧洲市场。其增长主要来自全球大量小规模市场,而非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大国。”
规模化确定性强
英国咨询公司“全球数据”预测,到今年年底,全球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2378吉瓦;到2026年、2030年、2032年底、2035年底则将分别达到2849吉瓦、4.8太瓦、6太瓦和7.6太瓦。
国际能源署预计,全球电力需求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将以年均3.9%的速度增长。可再生能源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将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95%。到2027年,太阳能光伏将占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一半。
国际性能源领域组织能源协会认为,光伏发电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世界主要经济体光伏渗透率不断提升,特别是近5年增速较快,2024年世界平均光伏发电渗透率约为6.57%,全球渗透率最高的国家荷兰数值也仅为21%。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高级工程师张金霞表示,当前,全球能源结构正经历较大变化。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光伏发电目前仍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替代能源,无论是从全球还是中国自身的发展来看,光伏的规模化发展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和战略方向。
“全球数据”高级电力分析师瑞康·希丽达表示,光伏发电部署持续增长将主要由成本下降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驱动。同时,全球能源转型加上氢能和人工智能的出现,将推动电力需求不断增长,也将推动光伏市场增长。未来,光伏产业投资将保持较高水平,到2030年底,每年投入将超过3000亿美元。
不过,瑞康·希丽达同时指出,虽然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太阳能和风能将成为全球主导电源,但美国或将掉队。美国政府设置关税和海上风电租赁限制政策已经对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