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评论:大交通部组建 期待“1+1大于2”

   2014-03-13 南方都市报1940
核心提示:据介绍,此次改革形成了由交通运输部负责管理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的交通运输大部门管理架构格局,初步建立起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相适应的大部门体制机制。
交通部官网近日发布消息称,目前交通运输部有关职责和机构编制调整已基本到位,标志着交通运输大部门体制改革落实工作顺利完成。据介绍,此次改革形成了由交通运输部负责管理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的交通运输大部门管理架构格局,初步建立起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相适应的大部门体制机制。

  近年来,“大部制”是一个高频率热词。之所以如此,缘于“大部制”的构想因应着中国行政机构过于臃肿的弊病,而在机构臃肿的背后,又往往是舆论长期诟病的职责交叉、政出多门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权限冲突。在“大部制”的设计者看来,将不同部门所拥有的类似职能尽量集中在一个大的部门中,通过职能的整合、扩大,把原本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关系变为部门内部的关系,这就减少了行政协调的成本,也有助于提高政策执行的效能。

  按照这一设想,大部制的改革一直在循序渐进之中,也结出了一些果实。而在交通运输部之后,经过两会代表委员们的热议,“大环保部”等改革也几乎是呼之欲出。

  就交通运输部门的大部制改革来说,尽管现在才宣告编制调整基本到位,但实则启动甚早。2013年,交通运输部一位副部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坦言,早在2008年交通部门已经进行过一次“大部制”改革,“但实际上,这5年没有任何变化”。那一次改革被外界普遍认为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何以如此?副部长的看法是没有理顺各种关系,而在有关专家看来,吸取的主要教训是如何整合各方利益的问题。

  行政机构的每一次分分合合,原已形成的“利益”和“关系”都会受到一些冲击,这一点肯定无法避免,相信在最新一轮改革中也仍然会是一个难题,而现在终于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因为只有在全局高度上才能最终将各种利益和关系顺利协调,其顶层设计的意味无疑十分鲜明。

  经由顶层的设计,协调了各种利益和关系,冲着提高行政效率的目标,交通运输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前景让人期待。

  在对交通运输部改革看好的同时,舆论似乎也存在一种担心:过去的交通运输部已经是一个权力很大、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部门,现在经过对其他一些部门职能的整合,其权力岂非更大?

  对照大交通部的职责,其权力较前有所扩大毋庸讳言。事实上,对行政部门来说,没有权力则无法履行职责,而今整合后的大交通部职责既然较前更多,其权力随之扩大应该说是水到渠成。

  如何看待舆论对大交通部权力扩张的担心?其实,一个部门手握多大的权力并非要害,关键要看政府职能有无转变、权力如何运行。在公众这里,某一项职能在具体哪一个部门手上远远不是他们关注的内容,因为只要权力始终是在封闭状态中运行,那么分也好,合也罢,部门行政关系的调整所带来的,就只是权力在不同部门间的流动和转移而已,对公众意义甚微。以往药品监督等机构的多次分合,已经给了公众一个警示:权力由谁掌管、权力是相对集中一些还是相对分散一些并不是特别重要,核心在于权力运行要透明,要有监督和制约的办法。

  既要契合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目标,又要消除舆论对扩权的担忧,大交通部体制改革之后的任务看来并不轻松。就目前而言,最紧迫的是需要对整合后的权力全面审视,以国务院关于取消或下放审批事项的精神为依据,列出明晰的权力清单;其次,由于大部制改革不是让不同的部门一合了事,也不是使分散的职能来一次简单地叠加。在公众眼里,大部制改革的成效要经得起和以往的对比,它由一些具体的指标构成,比如领导职数有无减少、行政成本可曾减低、在一些重大公共事件上的反应是否更加迅捷……

  一言以蔽之,“1+1大于2”,这正是公众想看到的大部制改革的答案。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