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江苏连云港节水空间巨大 中水回用潜力可挖

   2014-11-28 中国节能网2080
核心提示:近日,江苏连云港市如期通过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组验收,经过公示和其他程序,近期港城将如愿拿到另一块“国字号”金字招牌,这无疑是港城各项创建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近日,江苏连云港市如期通过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组验收,经过公示和其他程序,近期港城将如愿拿到另一块“国字号”金字招牌,这无疑是港城各项创建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不过,取得国家节水型城市招牌仅仅是开始,未来该市在节约用水方面仍有很大空间,不管是工商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还是市政绿化方面用水都有很大潜力可挖。因为国家对节水型城市创建实行每四年一次的动态审核,如果不达标将会被警告,直至被摘牌。因此,我市在节约用水方面仍需做出足够的努力,才能让节水型城市的招牌赢得永久性“户口”。

  虽号称“洪水走廊”却是重度缺水城市

我市地处淮河流域的沂沭泗水系最末端,虽有“洪水走廊”之称,却是一个水源性和水质性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40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同时,我市地处南北过渡地带,特殊的气候特征和地理位置,决定了全市水情状况呈现过境客水多,本地水量少,主汛期降水量多,非汛期降水量少的显著特征。

  加之,我市降雨在时空分布上也极为不均,约70%降水集中在5至9月份。为满足缺水季节的生产生活所需和营造市区良好水环境,港城每年都要大量调引江淮水。

  据市水利部门工作人员介绍,为满足港城用水需求,目前我市调引江淮水分为东西两条线。东线调水线路即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西线调水线路通过江都水利枢纽翻长江水至大运河,经宝应站二级翻水,送至淮安水利枢纽,再经淮安站翻水至洪泽湖,最终实现向地处江苏最北的港城成功调水。

  由于调水经过的线路很长,每调引一立方米江淮水,成本高达0.35元以上。今年前10个月,全市仅用于城市饮用水的调水就超过1.5亿立方米,其成本相当可观。正因调水代价巨大,有关部门也提请广大市民树立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减少水源浪费;同时也提醒居住在市区河道周边的居民,不要随手将垃圾等废弃物抛入河中,维护市区河道清洁,尽力减少市区河道生态调水量。因此,虽然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通过验收,但节水意识仍需提高。

  生活污水大多处理中水回用潜力巨大

  从相关数据看,目前全市供水管网的漏损率下降到了13.7%,城市污水处理率为88.6%,城市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普及率为100%。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但其间也大有潜力可挖,其中水回用方面存在巨大空间,经市区各大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大量中水均在可开发利用之列。

  在市大浦污水处理厂,经过初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等一系列复杂工艺后,这些污水已变得十分清澈。企业日可处理8万吨污水,高峰时可处理10万吨,经过处理的水已达到二级B标准。但除污水处理厂厂区绿化自用及临洪河口的一家节能建材企业有一定量的使用外,每天相当多的中水排入了大海。

  据介绍,除大浦污水处理厂外,市区还有城南、墟沟、徐圩、赣榆等多座污水处理厂,这些污水经处理后基本没有得到利用,每天有10余万吨中水流失。如果这些中水能够被回用,无疑是为港城“解渴”的又一重要水源。如何留住这些中水,让其发挥更大作用,已经成为不少关注节约用水者思考的问题。

  目前,市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中水完全可用于园林绿化、环卫等方面。近年来,港城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当前城区绿地面积已突破6000公顷,这么多的绿化物仅极少部分使用中水浇灌;同时,因没有专门的管道及设备,城区环卫设施用水几乎均使用自来水。虽然兰若岭秀等居民小区及淮海工学院在中水回用方面实施较好,但其中水回用与自身水循环系统有关,与规模污水处理系统几乎没有关系。

  苍梧绿园的中水回用系统也不算小,该系统可满足绿园灌溉和园内水体补给,但该系统仅是生活污水处理的小部分。因此,中水回用空间巨大,这也将成为港城未来节约用水的重要措施。

  节水氛围更加浓厚擦亮招牌仍需努力

  据介绍,在城市节水投入方面,我市水单位,特别是核电站、碱厂、益海粮油等一批企业,筹措大量资金,开展节水技改和节水设施建设。近几年来,用水单位自行投入的节水资金远超亿元。同时,我市将月用水量200万立方米以上的企业和单位纳入计划户管理,实行年度下达用水计划并按月考核。

  对市区直接抄表到户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水价、非居民用水超计划累进加价等价格措施,利用价格杠杆推动城市节水工作,强化了市民的节水意识。其间还有48家单位和19个居民小区分别被评为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和省级节水型小区,从而激发和带动了全社会节水的积极性,节水型城市创建氛围由此变得更加浓厚。不过,市区在节水意识上仍有提高空间,特别是新纳入的赣榆区,在这方面有着更大的空间。

  同时,国家对节水创建的动态管理,也呼唤节水工作必须持续不断抓下去。“连云港的污水处理率还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雨污管网改造力度还需要加强。”验收组专家成员徐慧纬直言不讳,“连云港市在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上迈出了可喜一步,后面确有很多路要走。”

  专家组成员希望我市要在节水工作的多个方面加快整改,并在未来几年逐步完善。验收组成员、国家发改委节水处处长杨尚宝指出,连云港还应学习国内其他城市好的做法,要充分认识节水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节水规划纳入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规划中。同时,还要抓好管理规范工作,强化节水技术推广。多位专家在评审中均指出,国家节水型城市实行4年一次的动态审核,如果在审核中未达到相应的要求,将被警告,直至摘牌,因此成功创建的后续工作仍需要做进一步努力。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