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节水节电 “袋袋相传” 澳门构建节约型社会缩影

2014-12-14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然而,这繁华的世界里有一种精神在薪火相传——居安思危、开源节流、“绿色”生活。这一点可从澳门社会践行节水节电、“袋袋相传”的进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澳门12月13日电(记者 刘冬杰)回归祖国15年之际的澳门,宛若一个初长成的少女风姿婀娜。霓虹灯掩映下的恢弘建筑美轮美奂,蕉风椰影四季葱绿,春潮般涌动的音乐喷泉让人流连忘返。
 
      然而,这繁华的世界里有一种精神在薪火相传——居安思危、开源节流、“绿色”生活。这一点可从澳门社会践行节水节电、“袋袋相传”的进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饮水思源 开源节流
 
      澳门淡水资源匮乏,超过95%的原水要依靠内地供应。特区政府推动构建节水型社会工作小组组长、特区政府海事及水务局局长黄穗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政府及国家水利部门对向澳门供水问题非常重视。过去几十年里,国家领导人多次下达指示,要求保障对澳门的供水安全。
 
      2004年秋冬至2005年春,由于降雨持续偏少,珠江口咸潮上溯不断加剧,严重威胁珠海、澳门等珠三角地区居民的饮水安全。
 
      为此,国家水利部门首次实施远距离跨区域的水量统一调度,从上游骨干水库调动数亿立方米的库容至珠澳地区的取水口,以淡压咸,成功地解除了咸潮对珠澳的供水威胁,澳门居民抢购桶装水的风潮一去不复返。
 
      此后,特区政府非常重视水资源的管理,先后成立了咸潮应变措施小组和节约用水推广小组,2008年12月又将两个小组合并,成立了特区推动构建节水型社会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由特区海事及水务局、环保局、民政总署等政府部门及澳门自来水公司9个机构的代表组成,承担着共同研究及解决水资源问题的职责。如何制定适当有效的公共政策和措施,以稳定供水及提高市民节约用水意识,是工作小组的核心目标。
 
      工作小组出台的《澳门节水规划大纲》,制定了8项开源节流的措施,以“饮水思源 珍惜善用”为主题,推广节约用水。
 
      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共设施在构建节水型社会运动中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节水小组所谓的“开源”即是包括研究雨水收集和再生水利用,“节流”则是鼓励民众采用各类型的节水器具。目前,氹仔石排湾公园就是用收集到的山水灌溉花卉,经验值得推广。
 
      工作小组以“社区节水巡礼”形式宣传节水,还到酒店旅馆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得到几十家酒店的积极支持和响应。与此同时,还推出“校园节水计划”“中小企业节水鼓励计划”和“商厦节水计划”,拓展推广节约用水的层面。
 
      在宣传的同时,工作小组还通过降低管网漏损的方式节水,澳门自来水的管网漏测率从2008年的13.1%已大幅下降至2013年的9.5%;工作小组还大力开展普及节水器具工作,推动澳门社会安装了近10万个节水器具,节水总量估计每年达75万立方米。
 
      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澳门每日人均生活用水量连续4年下降,由2009年的每人每日164升,减少至2013年的151升。2013年,在澳门本地生产总值及入境旅客数量持续上升的情况下,澳门商业范畴用水量与2012年持平,维持在约3400万立方米水平。
 
      节能节电 崇尚自然
 
      来过澳门的人会说澳门是个“不夜城”,然而“不夜城”也“悭电”。由澳门特区能源业发展办公室倡导的一年一度的“节能周”活动自2007年起每年夏天举行,得到特区行政公职局、民政总署、教育暨青年局等几十个单位的响应。
 
      “齐熄灯,一小时”作为“节能周”常胜不衰的活动延续至今,得到澳门众多企业的参与支持,部分旅游景点及澳门三条跨海大桥也关闭部分照明系统。
 
      据能源业发展办公室统计,熄灯一小时活动可节省2.7万千瓦小时的电量。熄灯时分,素颜下的澳门回归成简朴的小城,“浓妆淡抺总相宜”。
 
      “节能周”的另一个项目是“公务员便服夏”活动,呼吁所有公务员在夏日里尽量穿轻便衣服上班,办公室空调的温度则被相应调至26摄氏度以节省能源消耗。
 
      特区能源业发展办公室还鼓励私人企业、社团参与,全民携手节能源。据介绍,特区公务员已养成节能习惯,每日会定时关灯和关掉计算机,从身边小事做起以配合节能减排倡议。
 
      此外,澳门电力有限公司每年都举办“电力同乐日”,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广“日常生活如何以环保和安全方式使用电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感受到电力在日常生活担当的重要角色,令社会大众关注节能的重要性,唤起居民的环保意识。
 
      “无胶袋日”“袋袋相传”
 
      “袋袋相传”活动源自澳门特区消费者委员会的倡议。为减少资源浪费,消委会2008年初提议将每月的28日定为“无胶袋日”(塑料袋),活动倡议消委会确认的“诚信店”在每月28日不向买家提供塑料袋。
 
      活动实施后,超市塑料袋消耗量有所下降,一些消费者也表示自备环保购物袋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无论是消费者,还是超市负责人,均认同“无胶袋日”是达到环保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并赞成每月增加一天“无胶袋日”。
 
      2008年4月,消委会又将每月的18日也定为“无胶袋日”。自备环保购物袋,循环使用塑胶袋,已成为另一种时尚。
 
      一年一度的澳门美食节至今已成功举办14届。澳门特区环保局为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环保意识,持续推动“源头减废”,将美食节作为推广环保理念的课堂,希望广大市民践行环保,珍惜资源。
 
      环保局在美食节期间进行的一项“减废计划意识调查”显示,有71%的受访者认为“减废计划”应提倡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58%以上的受访者表示要提倡减少使用塑料袋,53.1%的受访者认为是避免浪费食物。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特区政府主导的居安思危、开源节流的“绿色”生活实践,已逐渐被澳门市民所接受,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必定能让澳门社会长期受益。
 
 
关键词: 节约 社会 扫描 构建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