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广东通过四河整治决议 2020年底前达Ⅳ类水质

2014-08-01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7月31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加强广佛跨界河流、深莞茅洲河、汕揭练江、湛茂小东江污染整治的决议。目前
7月31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加强广佛跨界河流、深莞茅洲河、汕揭练江、湛茂小东江污染整治的决议。目前“四河”流域大部分水体水质为劣Ⅴ类,决议要求广佛跨界河流佛山水道2015年底前基本达到Ⅳ类水质,珠江广州河段2020年底前达到Ⅳ类水质。
 
决议强调,重点督办“四河”污染整治工作,是省人大常委会今后一段时期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四河”流域各级人大常委会应把此项工作作为同时期监督工作重点。
 
“四河”流域大部分水质仍为劣Ⅴ类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龙云在会上说,广东水多、河流多、降雨多,按照人们常说的,插根扁担都能长成树。但我们在看广东省情介绍时会发现“水质性缺水”这个词,有人疑惑,广东怎么会缺水呢?这恰恰是水多地区出现水污染,水不能喝了的原因。人大要进行强有力的监督,推动政府治理好河流。
 
据省环保厅介绍,“四河”是珠江口东西两岸和粤东西两翼污染最重的跨市河流。受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环境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等因素影响,目前“四河”流域大部分水体水质为劣Ⅴ类,极大地制约了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决议要求,通过整治,广佛跨界河流佛山水道2015年底前基本达到Ⅳ类水质,珠江广州河段2020年底前达到Ⅳ类水质、丰水期达到Ⅲ类水质;深莞茅洲河2017年底前基本达到Ⅴ类水质,2020年底前基本达到Ⅳ类水质;汕揭练江综合污染指数逐年下降,2020年底前基本达到Ⅴ类水质;湛茂小东江2015年底前氨氮指标达到Ⅴ类,其余指标达到Ⅳ类,2020年底前全面达到Ⅳ类水质。
 
“虽然说每年都组织游泳,但实际上水质还不能达到功能区的规划要求。”省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陈耀光在审议时坦言,重污染跨界河流治理需要省一级的重点协调。比如,粤东、粤西的河流污染比较严重,同时他们自身财力又有限,建议省里能设立专门的财政资金来支持他们开展整治工作。
 
“跨市域重污染整治专项资金”呼之欲出
 
在省人大和人大代表的监督推动下,经过多年的实践,广东在石马河淡水河“两河”污染整治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决议要求,运用“两河”污染整治经验,由省重点推动“四河”污染整治,并以此带动全省跨界河流污染整治。
 
决议要求,省政府要加强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科学谋划,完善工作机制,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要设立欠发达地区跨市域重污染河流整治专项资金,推进“四河”污染整治,确保如期实现整治目标。“四河”流域各市要保证整治资金投入,确保工作措施到位,责任落实。
 
省环境保护厅厅长李清介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四河”水污染整治工作,近年来将其列为我省环保工作重点内容。据统计,2013年,“四河”流域累计检查企业约18万次,立案7000余宗,罚款2亿余元,责令“双停”1800余家,限期整改6000余家。
 
李清表示,将建立完善督查、暗访、第三方评估和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区域污染整治的跟踪、监督和指导。从第三季度开始每季度向社会公布跨地级以上市河流和重污染河涌水质状况,积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将整治任务目标纳入环保责任考核进行重点考核,督促各地加快整治进度。
 
此外,决议还要求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全面实施“河长制”和责任考核问责制,省和“四河”流域各市要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监管执法。
 
相关
 
汾江河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
 
为广东首部流域性污染物排放标准
 
汾江河终于有了具有针对性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质好转增加新筹码。作为我省第一部流域性污染物排放标准,《汾江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将于8月1日起实施。
 
笔者从佛山市环保局获悉,《标准》规定了佛山市境内汾江河流域纺织染整、制革、造纸、制药等8个重点行业的化学需氧量、氨氮等5种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和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同时规定了标准实施的监测和监控等相关要求。
 
汾江河目前是禅城、南海部分地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的主要纳污河道。由于沿岸禅城区和南海区部分镇街产生的绝大部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入,汾江河水质长期处于劣Ⅴ类,黑臭现象严重。
 
佛山市环保局负责人表示,汾江河流域结构性污染突出,制定收严的《标准》,可以促进汾江河流域重点污染行业升级换代,淘汰一批污染严重且治理难以达标的落后企业和产品工艺,加快结构性污染治理的步伐。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