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尾矿变废为宝有办法 云南自主研发低品位矿利用技术日渐成熟

2015-08-13    来源:昆明日报
0
[ 导读 ]:在日前云南省科研机构联合会举办的2015年首场成果推介会上,昆明冶金研究院“开价”80万元抛出一项新能源节能技术——如何以较低成本开发利用大量闲置的高氧化率低品位氧化铅锌矿。

原本无人问津,看起来毫无经济价值的尾矿,今后或许会成为抢手货。在日前云南省科研机构联合会举办的2015年首场成果推介会上,昆明冶金研究院“开价”80万元抛出一项新能源节能技术——如何以较低成本开发利用大量闲置的高氧化率低品位氧化铅锌矿。据悉,这项技术已在保山施甸冠胜矿业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多年,而近3年为企业带来新增利润超过1000万元。

所谓尾矿、低品位矿,简单来讲就是其中所含要提取目标元素含量较低。以施甸冠胜矿业公司使用的原矿为例,其中含锌仅为11%,含铅2%。相比优质矿来说,这种低品位的矿占大部分。据昆明冶金研究院提供资料,我国铅锌保有储量中至少有60%属于高氧化率低品位矿。云南的铅锌资源占全国总量的20%,其中兰坪县已探明是亚洲最大的铅锌矿。上世纪90年代,由于选冶技术制约,以至于该县3000万吨的低品位氧化铅锌矿堆弃在矿山上。后因选矿技术攻关,大量闲置的这些低品位矿得以利用。

昆明冶金研究自主研发的这项新技术创新点在于采用“分级—摇床重选工艺”,优势在于:工艺流程短,可降低成本;回收率高,铅回收率可达到73%;尾水还可回收利用,更加绿色环保。以该工艺为核心,2010年在施甸冠胜矿业有限公司建成处理量600吨/日选厂,建成后生产指标稳定,效益明显,近三年新增利润1089万元。

云南作为矿产资源大省,在环保问题日益突出,发展循环经济日益迫切的形势下,对矿产资源综合高效开发利用技术方面也在更新换代。除了上述在低品位高氧化率铅锌矿方面取得了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领先技术的突破,在中低品位胶磷矿浮选产业化集成技术上不仅取得了实验室的成功,还成功运用于生产实际。

在省科研机构联合会的成果推介会上,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带来了这项技术。该技术孕育于2006年,经过了10余载科研攻关终于突破瓶颈,取得了13项发明专利。据悉,该技术已经运用在晋宁300万吨/年生产线的工艺流程中,从2014年4月至今实现连续生产。

 
关键词: 技术 成熟 利用 云南 办法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