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从澳洲看我国电力金融市场如何构建

2015-10-14    来源:北极星配售电网
0
[ 导读 ]:一、澳各州政府大举抛售电力资产近日,中国财团正在筹划竞购一块澳大利亚牧场的消息沸沸扬扬,据说该牧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的

一、澳各州政府大举抛售电力资产

近日,中国财团正在筹划竞购一块澳大利亚牧场的消息沸沸扬扬,据说该牧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的浙江省或江苏省。

在沸沸扬扬的背后,反映了中国资本正在大举出走海外、大举进军澳洲市场的现实,最新案列是中国岚桥集团(Landbridge Group)出资5.06亿澳元(合3.70亿美元)获得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港的长期租赁权。

另外,电力资产也正在纳入中国商人的眼中——当前,面临矿业经济下行,澳各州政府有着强烈意愿大举抛售电力资产,以回笼资金助力基础设施开发。例如,新南威尔士州政府正在德意志银行和瑞银UBS协助下,出售电力输送网络TransGrid 100%租约权益,及规模更大但风险可能更高的电网资产Ausgrid 和Endeavour Energy公司50.4%的权益。

拟定出售的电力传输及分销资产约占到全州总体的49%,计划能够从中筹得至少200亿澳元,将所得收益用将于改建和升级大型公路及铁路项目。

二、澳洲国家电力市场实现充分市场化

鲜为人知的是,澳大利亚电力市场是世界上仅有的三个单一电能市场之一,参与者众多、高度活跃。澳大利亚售电市场在世界范围也是市场化程度最高地区之一。现在的澳洲国家电力市场(NEM)已经实现了充分市场化。特别是澳大利亚的电力金融市场值得人们深究。

电力金融市场是电力系统理论、经济学理论、优化理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以及金融、证券市场等领域的理论与技术的结合体。它是电力现货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有利于发现电力真实的价格,促进电力市场公平竞争;并能为市场交易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抑止现货电价飞升,有利于电力市场的稳定。

与其他大宗商品市场一样,完整的电力市场也包括电力现货市场和电力金融市场两部分。而电力金融市场又包括电力期货市场和电力期权市场。

而进军电力金融市场是售电企业发展的第二翼。在澳大利亚电力市场中,参与现货交易和金融交易是零售商的两种传统盈利模式。另一方面,近年来澳大利亚的电力零售商还在不断的发展新的盈利模式,电力零售与互联网的融合趋势正在不断加强。可以说,电力零售是当前澳大利亚电力行业中最有活力的领域。

三、澳大利亚的电力金融交易

澳大利亚NEM分为电力批发市场和电力金融市场。电力批发市场采取电力库(Pool)模式,澳大利亚能源市场运营机构(AEMO)负责集中调度和交易,对于受AEMO调度的机组,所有电能交易都必须通过AEMO的集中交易平台进行交易,AEMO每半小时公布一次电力市场现货价格。

市场的主要购电方是零售商,终端用户也可直接从中购电,澳大利亚除现货市场外,发电商和零售商还可参与电力金融市场。发电商与购电商可根据双方协商确定的履约价格签订长期或短期的双边交易合同(差价合约),也可以在政府批准的证券期货交易所,比如澳大利亚股票交易所进行电力期货交易。

目前,期货市场涵盖了维多利亚、新南威尔士、昆士兰和南澳,交易电量规模约为现货市场的2倍。

澳大利亚的电力金融交易主要分为OTC交易和交易所交易两类。目前,澳大利亚超过70%的电力通过OTC和ASX市场进行交易,这显著的降低了零售商面临的价格风险。而零售商通过制定合理的交易策略,还可能在金融市场中获得超额收益。因此,金融交易部门是澳大利亚任何一家零售商的核心部门之一。

OTC交易是指不通过交易所或第三方, 由发电商和零售商双方直接议定电力交易合同的内容。澳大利亚市场上的OTC合同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是电力掉期合同(Swap),其交易量超过OTC总交易量的60%。交易双方首先协商确定一个合同价格(StrikePrice)。在该合同覆盖的交易时段里,如果现货价格低于合同价格,零售商将向发电商支付差价;反之,如果现货价格高于合同价格,则由发电商向零售商支付差价。这样,通过掉期交易就可以确保双方事实上是以合同价格进行电力买卖,从而完全规避了现货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除了掉期合同之外,OTC市场上常见的合同还包括上限合同(Cap)、下限合同(Floor)、天气期权(WeatherContingent Options)、亚式期权(Asian Options)等等。由于不受第三方监管,OTC交易合同的内容非常灵活。OTC交易的缺点是,由于不受监管,交易双方面临较高的违约风险。此外,由于交易双方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谈判合同条款和调查公司背景,OTC交易的过程较为复杂;因此,OTC合同的年限一般较长,可达3-5年,合同的交易量一般也比较大。

四、澳洲电力金融市场的繁荣为售电商提供新天地

澳大利亚电力金融交易的另一种常见形式是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提供的标准期货和期权交易。ASX目前共提供7种不同的电力期货和期权。ASX的期货和期权合同按照合同标的物可分为基荷和峰荷两类,分别覆盖全天和高峰时段(早上7点至晚上10点)的电力交易。

与OTC合同不同,ASX合同的覆盖时间较短,通常是一个月或一个季度。与OTC合同相比,ASX合同具有几个显著的优点:首先,由于ASX合同是标准合同,交易者可以避免繁琐的条款谈判过程。其次,由于在交易所内交易,ASX合同的流动性比OTC合同高,交易者可以根据最新的市场价格随时选择平仓。最后,由于ASX的保证金制度,交易者面临的违约风险远远小于OTC交易。由于ASX的期货与期权交易具有上述种种优点,成为了零售商进行中期交易时的首选交易方式。

由于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剧烈,零售商在不同时段的购电成本差别极大。而另一方面,由于零售合同不会频繁更改,零售商的卖电收益是相对固定的。因此,针对电价的风险管理工具对于零售商非常关键。在澳大利亚,零售商主要通过参与电力金融交易对冲现货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澳大利亚售电市场改革从1998年开始,最初仅对大用户开放零售商选择权,随后逐渐对中小用户放开,至2003年改革已基本完成。澳洲电力金融市场的繁荣为售电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天地。目前,澳大利亚共有超过50家电力零售商,在2014年,最大的三家零售商合计占有了居民用户的约70%用电市场和约80%的用气市场。

附属资料:我国建立电力金融市场的必要性

建立电力金融市场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电力金融市场的内在需求和外在需求两个方面。

1.电力金融市场的内在需求

电力金融交易的内在需求从理论而言最主要的需求是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

(1)规避风险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而是尽可能地规避因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金融理论中的风险是指未来投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或波动性,如未来收益、资产或价值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既有亏损的可能,也有盈利的希望。电力金融交易由于其交易的灵活性,在到期日前,合约可以多次转让,实现电力交易风险的转移。另外,电力金融市场允许投资者构建不同的资产组合来分散不同投资的风险,提供期权、期货等衍生产品帮助投资者对冲风险,使风险流量化、分散化,达到风险配置目的,这正是电力市场所需要的。

(2)价格发现建立金融市场除具有规避价格风险内在需求外,更重要的是价格发现的内在需求功能。价格发现,也称价格形成,是指金融市场能提供各种金融商品的价格信息。期货市场中的价格是通过公开、公正、高效、竞争的期货交易运行机制,基于众多信息拍卖形成的,形成具有真实性、预期性、公开性、连续性,该价格具有权威性,同时也能反映将来的市场供求关系,有利于发现电力的真实价格,是现货市场的指示性价格和权威性价格,可以引导电力开发商作出合理的电力投资决策。

2.电力金融市场的外在需求

外在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扩大市场参与者范围,丰富电力交易品种

电力金融市场是电力现货市场的完善与补充,能够吸引广泛的市场参与者,增强电力市场的竞争性。电力金融市场能够吸引大量的市场参与者,不仅包括发电商、购电商等电力行业成员,还包括金融市场的大量投资者和投机者。电力金融市场交易品种包括电力期货、期权、差价合约等金融性电力衍生品合约。电力金融市场多样化的合约类型,为电力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多样的市场交易方式和风险管理工具。

(2)增强市场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投资者根据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状况,以合理的价格迅速交易的能力。流动性最基本的观点就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现代金融理论认为,金融市场存在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就是其能为参与者提供较好的流动性,满足其流动性需要。投机交易虽然进行买空和卖空,交易中并不持有商品实货,也不能进行实货交割,但在期货合约到期之前都必须平仓。否则要在现货市场上购买实货交割,这样做可能会造成经济损失。所以投机者总是要随时掌握价格波动情势,及时抓住机遇予以平仓。这样,增强了市场的流动性。

(3)电力销纳需要多样化的实现途径

2015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将接近15亿kW。可见,我国电力供求形势在未来表现为供大于求的矛盾。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局部电能的销纳已趋于饱和,导致电能的销纳存在难以化解的矛盾。由于电力金融市场较好的市场流动性和灵活性,可为电能的销纳提供更为多样的途径.

(4)促进更广泛的资源优化配置

资源配置功能主要通过电力金融市场的运作在更大范围内使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市场,从而达到资源配置的目的。只要价格信号能够有效反映市场的信息,那么在价格发现过程中,电力金融市场能够将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部门转移到高效率利用的部门,从而实现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关键词: 构建 金融市场 电力 我国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