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PPP模式开启环保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2015-11-02 赛迪顾问 1870
核心提示:PPP政策加速出台推动大量项目涌现,环保领域布局最多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政府的财政负担面临严重挑战。在此背景下,国家着力推动公私

PPP政策加速出台推动大量项目涌现,环保领域布局最多

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政府的财政负担面临严重挑战。在此背景下,国家着力推动公私合营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PPP模式中,政府与中标公司组建特许经营公司,由特许经营公司负责筹资、建设及经营,政府提供融资担保,确保特许经营公司获得贷款,实现企业与政府的高效融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在PPP项目实施过程中,政府提供融资担保,企业能够快捷的获得贷款,政府也解决了投资问题。此外,政府将从公共服务提供者转变成监管者,将项目建设、运营交给专业的企业,更加关注规则的制订和监管,保证项目发挥效益。

政策出台加速,支撑PPP项目发展。自2014年12月以来,一系列PPP法规文件相继发布,尤其在进入到2015年后,政策出台数量增加。目前,法治框架逐步成型,为PPP项目的顺利推进建立起坚实的保障。

中央带动地方,PPP项目涌现。2015年5月25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发布了共计1043个PPP推介项目,总投资达到1.97 万亿。各地方政府纷纷发布本地PPP项目,浙江省发布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800亿元;四川省发布的PPP项目数量最多,达到264个,总投资额超过2500亿元,北京市发布136个PPP项目,总投资额达到2600亿元。

在已发布的PPP项目中,约400个为环保类项目,占比超过35%,是PPP项目发展的重点领域。此外,2015年4月28日出台的《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水污染防治领域PPP项目的发展。

PPP项目开启环保产业新时代,细分领域多点开花

PPP模式开启环保产业新时代。政府融资担保保障企业更容易获得贷款,融资能力增强。此外,中央和地方PPP项目设立多个基金,如国家级引导示范性PPP基金获批,基金规模约为500亿元;河南省50 亿元PPP 基金推动项目落地,将为企业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使得PPP项目对于环保企业而言不再是烫手山芋,而是新的利润增长点。

环保细分领域多点开花,水务行业表现突出。在PPP项目数量方面,水务领域的项目数量最多,占到了环保类项目的近70%;从PPP项目投资额方面来看,水务领域总体投资额占比依旧超过50%,大型水务企业收获颇丰,如碧水源在2015年上半年PPP项目中标8个,总投资额近70亿元;万邦达在手PPP订单已达86亿,水务行业整体发展提速。资源回收利用PPP项目在投资额中的占比最小,为0.1%。从项目平均投资额来看,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林/园建设单个项目投资额较大,水务和垃圾处理领域单个PPP项目投资额较小。资源回收利用领域中,单个项目投资额较低,为0.8 亿元。

总体而言,PPP项目对环保产业起到了显著的带动作用,水务领域表现突出,资源回收利用领域的带动效应相对较弱。

投资回报机制、法律保障体系、专项基金是PPP项目成功的重要基础

构建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在PPP项目中,政府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目标,企业以盈利为目标。在监管过程中,政府需严格监控项目质量。在投资回报方面,对于盈利能力弱的项目,政府应当给予企业补贴;而对于盈利能力强的项目,应当予以支持。这样PPP项目优越的项目质量和稳定的投资回报,对社会资本才具有吸引力。

完善法律保障体系。我国缺乏法律对PPP项目进行保护,导致项目的合法性、合同的有效性发生变化,造成不利影响,应适当拓展PPP项目协议的必备条款内容,如风险分担与利益共享原则、信息公开、绩效评估、提前终止安排等,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设立PPP专项基金。PPP项目对企业资本要求高,同时投资回报周期长,导致部分技术突出,但资本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望而却步。政府可与金融机构共同出资设立PPP基金,筛选项目重点支持,能够激发更多企业积极性,推动PPP项目发展。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