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互联网方式发展环保产业的三个方向

2014-06-09    来源:中国固废网
0
[ 导读 ]:环保产业具有公益属性,是利公众的行为,环保从业者更应树立互联网思维,用互联网方式发展环保产业。

  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让固守传统思维的人们目瞪口呆。于是,上至国家总理,下到普通百姓,不是在谈互联网,就是在用互联网,互联网思维迅速普及开来。尽管还没有给互联网思维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都有意或无意地开始用互联网思维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思想是利他、开放、共赢,利他是出发点、开放是行动、共赢是结果。环保产业具有公益属性,是利公众的行为,环保从业者更应树立互联网思维,用互联网方式发展环保产业。

  利用互联网实现环保的公益性。既然环保是为大家谋福利的,就应该让大家知道环保的结果,是不是大家想要的,是否能满足大家的需要。而不是只有政府环保部门和运营企业个别人知道真实情况,且都是局部的,甚至是片面的。要让公众得到满意的生存环境,必须让公众及时了解环境的现状,和环保产业运行的真实情况;同时,公众对环境的祈求能及时反映到有关政府部门,并能得到及时有效反馈。实现这些的有效办法手段,非互联网莫属。

  利用互联网实现环保的公开化。环保的公益性决定了环保产业的运行情况必须公开化,接受监管部门和公众的监督。为避免过程中出现问题和造成二次污染,如运输的跑冒滴漏和污泥中的重金属污染土壤,需要进行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监控。另外,由于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污染很容易向周边迁移,环境界限很难控制,环境保护技术和经验应尽可能多而又及时地分享。能实现以上功能的有效技术手段,从现阶段来看,也是非互联网莫属。

  利用互联网实现环保的市场化。我国环保投资越来越大,但总体效果不但没有变好,而且越来越恶化。究其深层原因是缺乏利他之心,其次是缺少市场化的管理机制,未能让从事废弃物利用的从业者获得较好的收益。究其具体原因是从事环保没有收益(正效益)、只有付出和负效益的话,违背企业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宗旨,很难持续进行投入运行。建立市场化的盈利机制,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增加政策倾斜或补贴,降低运营成本。补贴是暂时的,互联网是整合资源的有效办法,有助于实现成本的降低。

  雷军说互联网思维就像我党的群众路线,用互联网方式,能够低成本地集聚大量的人。马化腾说互联网将一切人、财、物、服务连接。互联网使信息保真、可追溯,并可实现互动。这些功能和特点都是环保产业需要的,尤其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可有效整合资源使成本较低,保证信息的畅通、真实和可追溯是环境作为公共产品所必须的。互联网很可能就是环境问题的克星,环保产业更有必要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手段能让我们的环境越来越美丽。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