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7月1日太原南站开门迎客 南站大事记(组图)

2014-06-26    来源:山西晚报
0
[ 导读 ]:和那些自封的地标建筑相比,将于7月1日开门迎客的太原南站,才堪称太原当之无愧的城市地标——不论是高大宏伟的体量规模,还是唐风晋韵的建筑风格;不论是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还是人性化设计的细致入微;不论是铁流滚滚的交通中枢,还是客流集散的辐辏效

   一问世,便标新立异。

  和那些自封的地标建筑相比,将于7月1日开门迎客的太原南站,才堪称太原当之无愧的城市地标——不论是高大宏伟的体量规模,还是唐风晋韵的建筑风格;不论是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还是人性化设计的细致入微;不论是铁流滚滚的交通中枢,还是客流集散的辐辏效应……


  令人惊艳的是,历史与现代、技术与人文、经济与民生等诸多元素,在太原南站的身上,达到前所未有的和谐统一。令人振奋的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积淀和能源重化工负累的城市,抖擞精神的姿态、破旧图新的努力,由此变得更生动。

  对于宏大叙事,普通人或许会产生高蹈疏离之惑。作为一所公共建筑,太原南站凭借独具匠心的功能设置、俯拾皆是的人性化设计,让人顿生亲近之感。

  在太原南站即将揭开红盖头之际,本报记者多路出击,一线探访,为读者全方位呈现:在太原南站,采用了哪些高新技术和工艺,如何做到以人为本?旅客如何在高铁、普铁,公交、出租、地铁之间实现站内互通换乘?旅客前往太原南站时,走哪条路才能便捷畅通……

  7月1日,太原南站,走起!

  7月1日太原南站开门迎客


  读懂一座城市,首先要读懂它的代言人——标志性建筑。即将于7月1日投入运营的太原南站,正是三晋大地的一座标志性建筑。

  有人说,建筑是一首优美的乐章,走近它,你会徜徉在跳动的音符中;有人说,建筑是一片华丽的诗篇,朗诵它,你会在凝固的词藻中细细品味;有人说,建筑用自己独有方式记录下了一座城市最真实的面貌和最深刻的内涵……

  当然,建筑给每个人带来的感受,或正谓见仁见智。

  太原南站,作为国内一流,华北第二,山西首座集纳高铁、公交、出租、轨道交通多种交通方式,实现旅客不出站换乘功能的交通枢纽,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便捷的出行体验,更是一个城市的现代品位和节奏律动。

   建筑风格 体现唐风晋韵

  太原南站采用的是上进下出、通过式与等候式车站相结合的形式融入城市规划之中,并突出其中心地位。中铁建工集团太原南站指挥部工作人员说,太原南站站房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流为主”的理念。

  这样的理念,相比国内其他一线城市的车站,设计风格毫不逊色。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说,“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产生了自己的建筑,并随着文化而兴盛衰亡。”事实上,如果把这句话加以延伸,我们可以感觉到,如果一个城市产生了自己的建筑,并在一定时期内保留延续,是否也预示着城市文化的兴盛,也让更多的人通过建筑感知城市,感受城市的方方面面。

  从太原南站恰能感受这座城市的久远魅力。它的建筑造型与风格体现太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气质——唐风晋韵。

  造型体现着唐朝之风,外墙装饰蕴含着晋韵之美。继续观赏,站房立面上的仿青砖石材双层幕墙,会让人联想到山西传统民居中的建筑细节;独特的双层石材幕墙构造,在保证墙面厚重感的前提下,巧妙地解决了建筑采光与遮阳的问题。同时,相互交错的玻璃、石材组合墙面为进站、候车、休息等空间带来了光影效果。

  一个城市要有自己的文脉,保住了这个文脉,就会形成自己的特色,就能增加城市的厚重感。而太原南站的建成,无疑将作为太原的地标性建筑闻名宇内,也将作为三晋的文脉之一传承延续。

   采用新技术着眼节能减排

  每个时代的标志性建筑都蕴涵着一个特定年代领军文化的关键基因。其实,每个特定年代著名或伟大的建筑,都可以看作是那个时代主旋律的固化,代表一个城市强大的经济实力与文化支撑。因此,堪比国内一流车站,堪称华北第二交通枢纽站的太原南站,无疑是这个年代独属于龙城领军文化地位的关键基因。

  看站房,有高架候车层、站台层及地下出站层。同时还分门别类地设置了普通候车区域、团体候车区域,母婴候车区,残疾人候车区、餐饮区等。

  看站台,候车大厅两侧16个出口通向站台,并且安装楼梯和自动扶梯,部分甚至安装直梯,给特需人士特殊关照。

  看细节,太原南站站台上和轨道两侧安装吸声设备,对火车噪音进行降噪处理,以增加旅客候车的舒适感。同时,出站通道和出站厅墙面上进行了吸声处理,并将使用特殊处理过的橡胶类地面。此外,站房外墙上独特的仿清砖石材幕墙系统,是由先进的低辐射玻璃、可控玻璃窗及两层仿清砖石面板组成的。该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太阳辐射产生的影响,降低夏季空调的负荷。另外,为了增加车站效率,该站还将采取建筑智能化设计,在站房内部拟设置旅客引导提示系统、客运电视监测系统、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候车及办公时钟设施、大屏幕综合信息显示系统等。

  太原铁路局南站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张少华介绍,太原南站一共采用了22项新技术、新工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项建筑节能技术——地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太原南站的空调冷热源采用地源热泵系统,这是一种使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节能、环保的工程系统,对于推进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太原南站,这座矗立在太原东南方向的建筑,会让每一个进出它的人士抬头,思索这个城市的底蕴。而它,会在漫长的岁月里彰显着龙城城市的悠久,也凸显着龙城人对新技术、新生活的追求。

  位置优越将以太原为中心形成多个客运圈

  对太原而言,太原南站的开通能给老百姓生活带来什么?先从地理位置看,太原南铁路客运站位于小店区北营,东邻过境高速公路,西接武宿国际机场,南依南环高速公路,北靠长风大街,地处国家级太原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武宿物流区等三大园区交叉辐射的核心地段。

  太原南站是我省最大型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毗邻百年名校山西大学以及山西财经大学、太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一个集高速铁路、普通铁路以及公交、出租、轨道交通等市政交通设施为一体的区域性综合立体交通枢纽,主要办理南同蒲、北同蒲、太焦线、石太线、石太客运专线和太中银铁路以及太原西南环线、大西客运专线旅客列车的始发、终到及停站通过作业。即将运营的大西高铁将于7月1日正式在太原南站办理各项作业。大西高铁开通后,从大同至西安的旅客列车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16小时压缩至5小时。通过与京张城际铁路,张大铁路(新建,可研编制中)、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太原至中卫(银川)铁路、徐兰客运专线、西(安)成(都)客运专线有效衔接,进一步拓展快速客运网覆盖面,形成山西、陕西通往全国各地高效便捷的快速客运网,大大缩短区域内主要城市间以及与全国各区域间的时空距离,满足日趋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对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要作用。

  对龙城百姓来说,未来几年,山西省将建成以太原为中心,至石家庄一小时客运圈;至北京、西安、郑州、大同等城市附近,将形成两小时客运圈;北至呼和浩特,南至徐州等城市附近,将形成一个三小时客运圈。

  然而,仅仅有这些并不够。作为南站配套的站前东西两个广场,总面积约300亩,绿地面积4.6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25.9%。其中,西广场为站前广场,将城市景观与山水景观融为一体,包括地面景观广场、公交车场站、社会出租车场站、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轨道交通换乘车站和区间隧道以及联络各功能区域的换乘大厅等。东广场则将打造成“森林广场”。

  为了更好地打造这座龙城地标,政府还以南站为中心,对围绕南站,包括南中环街以南、太榆路以东、龙城大街以北、太行路以西的区域内所有规划道路进行改造。

  开放的龙城,开放的太原南站,将以更加绚烂的身姿,广迎天下宾客!
 
关键词: 组图 大事记 开门
0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